「選擇比努力更重要」,很多人在面臨生涯選擇時,都會聽到這句話,強調外部環境對於個人成功的重要性。在新創圈,有一句類似的名言,大家或許更耳熟能詳:「站在風口上,豬也會飛」。
這是小米創辦人雷軍2001年在網際網路創業與投資機遇分論壇上所說的話,強調時勢造英雄,在良好大環境下,選擇對的產業,就能讓努力的效應放到最大,帶來更高的人生成就。
回顧2020~2022年的疫情變局,就讓兩個產業,成為許多人爭相羨慕的「熱門大風」,一是半導體產業,二是航運產業。
加上網路流傳「台積電年終150萬」「聯發科年終200萬」「長榮發出40個月年終」「陽明年終12個月」,都讓許多人感嘆,早知當初自己也登船當航海王、爬上護國神山,現在就晉升人生勝利組了。
然而「飛豬理論」在20年來的反覆流傳下,也常被批評是「機會主義」,甚至被訕笑「風停的時候,摔死的都是豬」,一旦趨勢反轉,立刻落馬打回原形。
遠見會員 限定文章
時刻掌握趨勢 時刻都有遠見
- ✓ 免費瀏覽 每天 1 篇限定文章
- ✓ 文章收藏 喜愛好文隨時回看
- ✓ 會員專屬 主題型知識轉譯包
- ✓ 會員獨享 生日禮百元購物金
成為訂戶,
即可瀏覽全部「限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