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新生入學獎學金、實習、公費生一條龍精心設計規劃,明志科技大學讓學生擁有「零學貸人生」,並存下「人生第一桶金」,更能提前預訂「優質企業的入場卷」,畢業即就業,為產業打造無縫接軌的人才。
明志科大多年來投入龐大資源培養實務人才,特別是大三實習制的效益有目共睹。明志的「厚三明治」實習制度,「三明治」指的是學生透過「學校–企業–學校」進行實務學習,而「厚」意指一整年紮實的實習。明志科大研發長陳勝吉教授表示,學生在大三進入企業擔任正職實習生,平均月薪達27,500元,並享有勞健保及勞退,不僅能存下人生第一桶金,經過職場的實戰磨練,大四返校更能提煉學習的深度,學生們對選擇繼續升學或直接就業的未來更加清晰。
為了爭取優秀新生就讀,明志從2020年起提供「新生入學獎學金」,其中頂尖獎學金最高160萬元,一級最高100萬元,兩者皆沒有名額限制;包括最高40萬元的二級獎學金,近兩年已發出超過3,000萬元的新生入學獎學金。陳勝吉認為,新生獎學金只是「給魚」,明志還要教學生「釣魚」,因而投入大量資源安排「榮譽學程」來培育人才,課程內容包括外師教學、跨領域專業學習、國際交流等等課程及活動,真正打磨出鑽石級人才。
台塑、南亞科公費生,進入頂尖企業不是夢
對於未來,明志為學生想得更深。許多家長與學生關切:就讀明志是否比較有機會進入台塑企業服務?為了回應這份期許,明志積極促成「企業公費生制度」,讓優秀學生直達一流企業。目前已有兩個管道:一是台塑企業公費生制度,以工程學院及環資學院大二學生為對象,公費生在大四前往台塑企業實習,畢業後直接進入台塑企業服務或完成碩士學位後再就職皆可;另一個是南亞科技公費生制度,大學部以工程類相關科系在南亞科實習期間表現優異的大三生為主,碩士班今年先以電子所學生為主,明年將擴大至所有工程類相關系所。
陳勝吉表示,這些公費生簽約並且報到任職後,其獎助學金相當於學雜費全免,更能在一流企業領高薪並且發揮所長。今年9月中,明志電子所四位南亞科公費生:彭思翰、莊閔旭、林品璿、江宸霆即將在碩二至南亞科實習;有別於多數碩士生每月領取6000元研究助理費,這四位公費生碩二在南亞科實習期間的月薪將超過4萬,更重要的是能在有興趣的部門發展,前景大好。
為使產學合作策略與時俱進並組成跨領域團隊,明志陸續成立10個校級研究中心,投入上億元鉅資,聚焦研發於光電、半導體、能源、生醫、自駕車、人工智慧AI、5G、循環經濟等「護國群山」所需要的「護國科技」。以AI中心為例,將AI技術融入各系所專業,進行AI+機械、AI+化工、AI+工管等「AI+X」的研發模式,培育產業迫切需要的AI+X人才。陳勝吉表示,AI中心成立三年帶來近100個產學案、金額累積超過1億元,而2022年全校全年產學案預估會大幅成長至2億元左右,明志全校僅約200位教師,今年平均每位老師產學金額將高達100萬左右,見證校級研究中心所帶來的龐大研發量能,以跨域優秀團隊人才,解決產業複雜的實務問題,為台灣產業的未來深植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