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脫口秀《上週今夜秀》(Last Week Tonight)的主持人奧立佛(John Oliver)介紹台灣,開場就是醜地標,首先登場的是台南北門的「虱目魚小子」,接著是高雄旗山的「金蕉王」。近年在國旅與「一鄉一特色」帶動下,各式各樣造型獨特「吉祥物」與「地標」出現在全台各地。《遠見》整理近年備受關注的「吉祥物」,帶讀者一次看。
台南北門「虱目魚小子」
頭大身體小的「虱目魚小子」,座落於台南北門的永隆社區,他的頭上戴著虱目魚頭套,以開朗的笑容和張開的雙手,向路過的民眾打招呼。永隆社區曾經申請農村再生,獲農委會經費補助,2015年虱目魚小子被擺在永隆社區的入口,凸顯當地的虱目魚產業。
剛從工廠送到社區時,虱目魚小子的眼睛沒有眼白,全黑的眼珠令人驚嚇。在設計師與里長的溝通協調後,虱目魚小子加上眼白,才成為今天我們看到的樣子。今年(2022)4月,「1982小時候」獲原設計工作室授權,將虱目魚小子實體化,製作成公仔,包裝上更加上藍色網袋,很有在市場上買菜的風情。
澎湖吉貝嶼「珍珠小童」
2017年,澎湖吉貝嶼推出新意象,藝術家吳飛達設計了一整套的地標,包含「吉祥如意貝」「珍珠小童」「蹴海小童」等。其中,最被關注的就是珍珠小童,因為以手托腮,眼神又帶著一絲邪氣,引來批評,甚至有人以電影《鬼娃恰吉》中的鬼娃比擬。對此,吳飛達本人在臉書上回應,他說珍珠小童本非人,是由精變成人,希望以詭異眼神表現出精靈之感,才會有現在的長相。
澎湖澎科大小丑魚「雪印」
澎湖科技大學曾獲得教育部補助,發展小丑魚人工繁殖的技術,2018年,校方利用結餘款,請珍珠小童的設計者吳飛達出馬,打造小丑魚藝術品,作為澎湖科大的公共藝術擺設。其中,身穿比基尼、頭上戴著澎湖縣花天人菊的小丑魚「雪印」,因其特殊造型受到關注。
花蓮美崙山公園「米老鼠」
花蓮美崙山的中正公園前,有一座「米老鼠」,已有30多年歷史。雖然和迪士尼無關,但米老鼠在當地有著高人氣,是打卡聖地。因為歷史悠久,塑像表演出現裂痕, 當地政府曾於2018年翻新。
高雄旗山「金蕉王」
高雄旗山區公所前,曾擺放一座「金蕉王」。金蕉王沒有衣服,沒有五官,身穿香蕉葉披風、頭頂香蕉黃冠、手持蓮花權杖。創作者是藝術家周耀東,作品原型為油畫,曾在高雄燈會藝術節展出,未料打造成立體雕像後,因為比例與長相問題,慘遭負評。目前區公所已撤掉金蕉王。
南投名間「生生不息」豬塑像
來到南投名間的南投「豬事文化園區」,入口可以見到呈現交配姿勢的兩隻豬塑像,前面還有題字「生生不息」。這個園區由南投縣農產運銷公司設置,原先是屠宰場,後來轉型為以豬為主題的園區,除了販賣肉品以外,也開放觀光。雕像露骨動作引人聯想,也在民眾心中留下深刻印象。
除了上述六個公共藝術品以外,還有更多讓人看了很驚悚、或眼睛一亮的地標或公共藝術。
有些吉祥物與公仔是為了彰顯在地特色,有些則是蘊含著設計者的巧思,只是未必能夠讓觀眾認同。你的家鄉也有醜地標嗎?票選台灣最醜地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