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十多年,國際油價曾經有過兩次大幅度的上漲,使世界經濟陷入嚴重的停滯性通貨膨脹,為世界許多國家帶來莫大的痛苦。
最近一次的油價大幅度下跌,能否給世界經濟帶來振衰起蔽的效果呢?提供正確的答案雖然不大容易,但我們可以根據經濟學理作一些粗略的判斷。
正負雙面效果
油價下跌有正面的效果,也有負面的效果。正面的效果是,油價下跌將使許多與油有關的產品及勞務生產成本下降,從而導致價格下降。透過連鎖效果,將會使通貨膨脹漸趨和緩,進而改變社會大眾對高物價的預期心理,有助於利率的下降。利率的下降則使許多國家債務.負拒減輕,政府預算赤字降低。此一現象反過來又會促使利率進一步下降。
較低的利率和通貨膨脹率對消費者和投資者都會產生激勵作用,使有效需求提高;也會使各國政府對逐漸放寬財金緊縮政策有更大的信心。這些因素對促進經濟成長都會產生二種良性作用。
正面效果較大
綜合經濟專家的估計,如果油價停留在十五美元左右,世界主要工業國家及許多進口石油的開發中國家,今年經濟成長率會比預期的高出一%以上。隨看經濟擴張,國際間的失業現象自然也會得到某種程度的改善。
油價下跌的負面效果,是使石油輸出國家損失大批的外匯收入。許多以石油出口為政府收入及國民所得主要來源,而外匯存底又不十分豐富的國家,將會被迫大量減少政府支出和自國外的進口,國內經濟活動會因此嚴重緊縮,可能危及到政治安定。
油價的下跌也會使一些產油國家及油商在債務清償方面發生困難,從而增加金融機構的呆帳和資金調度上的困難,使國際金融的安定受到威脅。此外,很多國家在生產、消費結構、乃至政府的財經政策方面,也會被迫作某些痛苦的調整。
綜合來說,國際油價的下跌對世界經濟所帶來的正面效果,應該大於它的負面效果。即便是一些產油國家,雖然在財政上會蒙受一些損失,但他們可以從整個國際經濟環境改善中,獲得很多補償。
在受益國家中,日本、美國、西德和義大利自國外進口的石油數量最大,因油價下跌所節省的外匯支出也最多。台灣所節省的外匯支出,據筆者估計,約在十六、七億美元左右。
在受害國家中,整個石油輸出國家組織成員當然首當其衝。在非石油國家組織的成員中,受害較大的是墨西哥、印尼和埃及。
最近石油價格的大幅下跌,市場機能發揮了很大的作用。今後油價的走勢,基木上仍受供需定律的支配。石油輸出國家組織只能推波助瀾,掀起短期價格的波動;長期將價格完全扭曲,相信不是他們能力所能做到的。
一般認為,口前的油價已跌至合理的水準之下,不久該會反彈。在不久的將來,如果油價不能回升,許多高成本的油商將會退出生產。如果低成本的油商又不願意增加生產,整個石油市場的供應將會下降。此外現有價格水準如果持續下去,不僅新油礦的探勘和開採將會乏人問津,各國對石油節約的努力會逐漸鬆懈下來,而且石油會開始取代其他能源,而提高它在整個能源消費中所佔的比重。因此日前石油現貨價格,只是石油輸出國家組織推波助瀾所造成的暫時現象,不可能維持太久。
一般相信,最遲在今年入冬後,油價會開始反彈,然後可能穩定在二十美元上下;希望油價在短期內回升到每桶接近四十美元,咸認只是一廂情願的想法。即使是回升到去年每桶二十八美元,在可預見的將來,可能性似乎也不太大。
當然這些只是預測,任何預測都不能完全正確。但是這些預測卻有以下幾個深具說服力的理論和事實根據。
油價難復舊觀
(一)目前整個世界每天石油供應量,大概超過需要量四百萬桶左右。石油輸出國家組織估計,須將每天平均產量減少三百萬桶,其他產油國家每天平均產量減少約一百萬桶,國際石油市場才可供需平衡。
雖然有關國家正在從事協商,希望在減產方面能移達成協議,但是因為彼此利害衝突,達成協議的困難很多。即使得到最後協議,在執行上也將困難重重,難保所有國家都會嚴格遵守。
(二)根據專家的估計,只要油價回升到每桶二十五美元左右,以煤炭、核能及其他能源取代石油的現象又會重新發生。目前主要工業國家中,很多家庭和工廠都擁有可供多種能源燃燒使用的鍋爐設備,日後轉換能源因無須增添設備,將較往昔更加容易實施。
(三)目前世界天然氣的供應非常充沛。據估計,只要容積與每桶石油相同的天然氣,其單位價格維持在十一美元以上,每年從蘇俄、北海,加拿大及中東世界各地湧入國際市場的天然氣,極易達到一千億立方公尺。在許多用途上,天然氣取代石油毫無困難,石油價格在天然氣的強烈競爭下,很難作大幅度的回升。
(四)過去石油消費量最大的美國,因為對國內生產的油氣採取限價,以致進口石油成本的增加,不能充份反映在有關油品價格上面,這種情形在限價取消後將不復存在。今後國際油價的變動將會立即反映出來,消費者的反應更會立竿見影。
對台灣是喜訊
油價的下跌對台灣無疑是一個很大的喜訊,它將有助於穩定物價,並加速貿易及經濟的發展。
值得注意的是,國際石油市場目前尚無法擺脫國際政治干擾,依然充滿許多不安定的因素。為了減輕短期內石油供應及價格波動對國內經濟的衝擊,在能源政策方面,一方面固宜儘量使有關石油產品及勞務的價格,適當反映能源的真實成本,一方面則宜適當掌握安全存量,分散採購地區,對各種能源彼此間替換使用保持彈性。
另一方面,由於油價下跌,加上新台幣追隨美元,在最近一年內台幣對主要工業國家的通貨曾有相當程度的貶值。宜慎防國際收支順差繼續不斷的擴大。在可能範圍內,可趁此機會將部份對美出口轉移到日本及歐洲,使地區間的貿易收支保持適當的均衡。為了防止國際收支順差構成國內通貨膨脹潛在的威脅,並引起主要貿易伙伴不滿,必要時,新台幣相對美元的適當升值,不妨加以慎重考慮。
(徐育珠為美國南康州州立大學經濟系教授沙烏地阿拉伯財政部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