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的林冲是英雄暖男?其實他與你我一樣,只是追求歲月靜好的普通人

林冲是官逼民反的正派人物,還是舉棋不定的社畜?

遠見好讀
user

遠見好讀

2022-07-27

瀏覽數 20,900+

僅為情境圖,取自unsplash@renran
僅為情境圖,取自unsplash@renran

讀過《水滸傳》的人,大多對林冲的印象比較好。有的說他是英雄,有的說他是暖男,以前網路上甚至還有一種說法,「嫁人當嫁林教頭,交友當交林教頭」。林冲確實較正派。他武功這麼高,卻不恃強凌弱,平時談吐斯文,做事低調,有點像現在受過教育的中產階級。放到梁山那個大環境裡看,林冲肯定算好人。但是,你要是說嫁人該嫁給這樣的人,交朋友該交這樣的人,我不信。你要說他是暖男,我更不相信。(本文摘自《讀水滸》一書,作者為押沙龍,以下為摘文。)

林冲一點都不暖。金聖歎評點《水滸傳》時,說他是「毒人」,做事太狠。這說得有點過了。林冲並不毒。他只是比較冷漠,對什麼事情都不會特別執著。他就像是一個所謂 「50%」的人,感情是50%,道德是50%,做事也是50%。

說得更清楚一點,他有點小道德,但是也不怎麼堅持;有點小追求,但也不怎麼當真;他能愛一個人,但愛得並不徹底;他也能對朋友好,但好得也很有限度。

他最關心的事情,就是輕鬆、安穩的過日子。只要日子安穩,其他事情能糊弄過去就糊弄過去。

在這個世界上,其實大部分人都是這樣。林冲跟別人不一樣的地方,就是武功高。如果撇開這一點,他非常像我們這些普通人。

生氣,是為了給自己臺階下

用現在的話來說,林冲屬於典型的中產階層。他的父親是提轄,岳父是教頭,自己是「80萬禁軍教頭」。這個頭銜聽上去很拉風,好像80萬禁軍都是他徒弟,其實就是個普通武官,地位說高不高,說低也不低。

林冲在單位裡混得還可以,這主要是因為他專業水準好。陸虞候跟他喝酒時,就說:「如今禁軍中雖有幾個教頭,誰人及得兄長的本事?太尉又看承得好。」可見上司把林冲當成精英,很器重他。後來高俅高太尉設計陷害他,派人請他到府裡比刀,林冲也沒有懷疑,當成一件很正常的事,這說明他跟領導平時就有來往,關係還不錯。

林冲工作也很清閒。從書裡看林冲似乎不用坐班,不用打卡。覺得心裡悶,就能隨便窩在家裡不出門。想喝酒了,巳時(早上9點到11點)就能和陸虞候出去喝酒,工作量明顯不多。

工作不忙,收入卻不錯。書上就說他受高太尉的「大請大受」──工資高,待遇高。這話說得不錯,高太尉在經濟上肯定沒虧待他。林冲買把刀就花了一千貫,待遇不高怎麼買得起?

上司器重、工作清閒、待遇好。林冲就跟現在的中產階層一樣,覺得天下太平,歲月靜好,也沒太大的雄心壯志,只想這麼一天天過下去。

誰知道出事了。

中產階層就是這樣。不出事時,整個世界看上去都很友善。可一旦出事,生活瞬間就會天塌地陷,友善的世界頓成幻象。他們會發現自己就像草芥一樣,面對災難毫無抵抗能力。僅為情境圖,取自unsplash@oriento

僅為情境圖,取自unsplash@oriento

林冲出事,是因為高衙內(高俅的義子)看上他的妻子。對一個男人來說,這當然是奇恥大辱。可林冲的態度,始終是息事寧人。高衙內第一次調戲林冲妻子時,林冲伸拳就要打人,可一看清楚對方是高衙內,「先自手軟了」,站在那裡,也不說話,只是「一雙眼睜著瞅那高衙內」,用凌厲的目光對他進行道德譴責。

第二次高衙內更過分了,他把林冲的妻子騙進陸虞候家,霸王硬上弓,意圖非禮。林冲急匆匆趕到現場,第一反應也不是踹門、進去抓人,而是「立在胡梯上叫」。這一叫,高衙內當然就跳窗逃跑了。

39週年慶特別企劃,訂遠見還能帶走行李箱、咖啡機等好禮!

當然,林冲不想表現得太窩囊,也想做出勇敢的姿態。所以他把氣出在陸虞候身上,先是把他家打得稀爛,然後拿著一把解腕尖刀找陸虞候。陸虞候躲進了太尉府,林冲又拿著刀,在太尉府門口堵了3天。

但這就是個姿態。他真想殺陸虞候嗎?當然不想。真想殺陸虞候的話,就該不動聲色的等著,找準機會,上去一刀刺死。武松殺潘金蓮和西門慶時,就是這麼幹的。武松那是真想殺人。而林冲提把刀滿世界轉悠,其實就是告訴大家,也告訴自己:我很生氣!我要殺人了!陸虞候你給我躲遠點!

他要是真碰見陸虞候,估計也不會上去捅一刀,多半還是戟指大罵:「你這潑賊!我和你如兄若弟,你也來騙我!今番看你這廝卻哪裡走?」然後,等著別人拉架或等陸虞候逃走。

林冲這麼做,其實也是人之常情。我們碰到這種情況,很可能也會做出同樣的反應。如果毫無表示,先不說別人怎麼想,自己心裡這個坎肯定過不去。但真要殺人,以後的日子怎麼辦?想想實在又不敢。那最好的辦法就是作勢要打要殺,但又尋人不著。

所以,林冲3天尋不著陸虞候,就算是有了個臺階下。「每日與智深上街吃酒,把這件事都放慢了。」看著好像是有點窩囊,可是中產階層的小人物多半也只能這麼做。總不能真去殺人吧?

林冲後來寫了一首詩

仗義是林冲,為人最樸忠。江湖馳聞望,慷慨聚英雄。

身世悲浮梗,功名類轉蓬。他年若得志,威鎮泰山東。

這首詩只能說明一件事:林冲根本就沒搞明白自己是什麼人。

他仗義嗎?可能有一點。樸實?好像也有一點,說不定也有一點忠義。但也就只有一點而已。至於「英雄」、「威鎮」,肯定一點影子都沒有。林冲並不想當英雄,也不想威鎮什麼地方。他就想找個安穩地方,過安穩的日子,吃喝不愁,受人尊重,有份工作幹,有份薪水拿。

很中產階級的一份夢想。

我這麼說,並不是想指責林冲,說他窩囊、軟弱無能。

事實上,林冲就是無數普通人的影子。他們有道德、心眼不壞、對人厚道,也有愛別人的能力。但是面對壓力時,他們會一步步後退。只要能安穩的過日子,他們會一點一點的捨棄自己珍貴的東西。只要不把刀架到他脖子上,他就會假裝歲月靜好。

至於刀會不會架到他脖子上,那就是碰運氣的事情了。

《讀水滸:不能明說的人生出路,社會走闖該明白的人性刻度》,押沙龍,任性出版

《讀水滸:不能明說的人生出路,社會走闖該明白的人性刻度》,押沙龍,任性出版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