帛琉是我國在太平洋的友邦,雙方在技術合作、醫療衛生、人才培育等均有亮麗成果。疫情期間,全球國家關上國境大門時,為何台帛卻能啟動旅遊泡泡?同為「海洋子民」的帛琉,如何推動海洋保育?
身為帛琉共和國第二任常任駐華大使,歐克麗(Dilmei L. Olkeriil)透露,八年前自己原準備婉拒(帛琉)總統的欽點。考慮了四個月、準備五個月後,終於接下重任抵台。這一待就是八年。
當年令她躊躇的,除了語言差異,最主要是,初來台北時,歐克麗與兒子大約三個月沒有機會下海游泳。這對於在全國大部分地方都能輕易親近海洋的帛琉人來說,是很漫長的失落。
與海共存,傳承永續觀念
歐克麗一語道破帛琉與海無法切割的臍帶關係。只能說,這個國家雖小,保育海洋的野心卻很大。儘管,國土面積才459平方公里,經濟海域(EEZ)卻超過60萬平方公里;為全球第42大。其中高達八成屬於不可商業捕魚、採礦的國家海洋保護區,可謂為全球海洋保育區比例最高的國家之一。
遠見會員 限定文章
時刻掌握趨勢 時刻都有遠見
- ✓ 免費瀏覽 每天 1 篇限定文章
- ✓ 文章收藏 喜愛好文隨時回看
- ✓ 會員專屬 主題型知識轉譯包
- ✓ 會員獨享 生日禮百元購物金
成為訂戶,
即可瀏覽全部「限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