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八0年代開始,大陸在「四個現代化」路線之下,經由各種不同方式培養所需的人力資源。
粗略地來分,從基礎著手、長期訓練但耗費較多的作法是派人出國留學,回來後再擔負起訓練他人的任務;較短期、耗費較少且受訓人數得以較多的則是各種方式的「培訓」。培訓的課程有些在本地,以本地師資為主,也有去外地(例如去大都市甚至到深圳或香港)受訓的課程。
大體上來說,能被選拔參加培訓課程(尤其是去外地)的學員多半具有較好的條件,未來也具有較大的發展潛能。如果學員是屬於一個企業單位的行政經理級人員,而培訓的內容是以經濟管理方面的課程為主,則這些受訓的成員就大致可以視為該企業未來管理方面的接班人了。
港滬合辦企管培訓
香港中文大學與上海交通大學兩年前舉辦了這麼一項密集的培訓課程。全部歷時三個月,除了由中大提供師資之外,還包括在香港若干大企業作短期觀摩實習的機會。因為這類性質的培訓計畫在上海地區尚屬首創,據瞭解,各企業保送參加的學員,大體均可預期其未來在管理上會擔負起主要的角色;對大陸,至少是上海地區的「現代化」路線,將會提供一些具體的詮釋。
那麼,這些上海地區企業未來管理上的接班人,他們具有什麼特點,過去的事業歷程如何,對市場經濟中的事務或觀念有看怎樣的理解呢?這就構成一個非常誘人的研究課題。
藉看上課時的方便,加上學員們相當開放與合作,中大的黃錫楠博士與作者共同完成了一個雖然十分初步,但是內涵尚稱完整的個案調查。為了便於對照,我們也調查了香港若干行政經理人員。他們或是中大企管研究所的校友,或是由企業保送參加中大高階行政人員管理發展課程的學員,日之為未來香港企業界的棟樑應無不可。
這個研究的主要發現,香港中文大學現代亞洲研究中心已為文專題出版,但其中若干耍點或亦值得一般讀者參考。
總結起來,我們認為在香港、中國大陸兩個地區,兩種不同制度下的企業管理接班人(就觀察到的樣本而言),在許多方面固然有文差異,但是這些差異多半是相對性的。兩地政治制度、經濟與社會環境的差別,對管理者與其觀期的影響,在本研究可以觀察的範圍內,似乎並沒有制度與環境本身的區別那麼大。
出身及教育背景
首先,在兩地企業主管的背景上,我們發現若干現象:
(一)兩地都有高比例的受訪者很年輕即就業,而且其後再度接受教育。就業與就學的交替,是本研究樣本群的一個特色。兩地也有較大比例的樣本為家庭中的長、次子。
(二)兩地管理人員的雙親,一般平均受教育的年數都較高於當地社會的一般水準;但他們的職業,尤其是香港地區,似乎相當平均地分佈在不同的所得階層。至於上海地區的樣本,則甚多出自專業人士,以及該社會受信任階層的兩類家庭。但受訪者教育程度的高低,則與雙親職業(所得階層)沒有明顯的統計關連。
(三)調查的樣本中,平均教育程度較高,且有機會接觸管理發展教育的管理者,在兩地多數屬於較大規模的企業,或者文本、技術密集的行業。
(四)教育程度的高低,與受訪者屬下人數,陞職年齡,陞職所費年數等關係並不明顯。兩地相較,香港地區平均而言陞遷較速,陞職較早,個別樣本內的差異也小。大專以上程度(受教育年數十七年或以上)對上海地區陞遷速度與前途,比其他教育程度者有利。
(五)上海地區的管理者從事管理階層工作的平均年數為二十二年,較香港地區遠高,但只有六成在其他單位或部門工作過。相對來說,香港管理者(八成在其他機構工作過)的轉職比率明顯較高。或者這也走經濟制度不同的反映。
因企業主管陞上現職的原因兩地略有差異;上海地區較重勤勞、思想、年資、學歷,也許在相當程度上反映了社會傳統價值觀、政治制度與當前政策的影響(見表)。
觀點不如制度差別大
兩地企業管理者在某些問題的觀點上,本研究亦發現了以下的事實:
(一)兩地的受薪管理者,對自己的事業與目前成就大多有所肯定。同時也有多數人表示因身為管理者而感到快樂。
同時凡屬商業服務與製造行業的、較年輕即陞職的、父親職業屬較低收入階層的、與想過自行創業的樣本,肯定自己成就的比例更高。
照說中國大陸沒有太多職業選擇,且創業者地位也有待進一步肯定,若能身為公營企業行政管理人員,應比市場經濟中「受雇於人」的香港管理者更有事業成就感,但調查結果並非如此。這是否反映大陸地區對擇業自由的期望已然升高,仍待進一步探討。
(二)根據調查,兩地的受訪者同樣肯定,一般而言,創業者與成功的管理人員會具有不同的特質(上海地區肯定答案比例尤高)。上海地區較偏重成功管理者的知識、服從性與忠厚誠懇等特質,而香港地區樣本則較重果斷與應變能力等。香港地區的受訪者多數表示想過在有條件時自行創業,但是曾認真主動去進行的就很少。值得注意的是,雖然相對來說仍是少數,可是上海地區的樣本管理者也有人顯示了創業的念頭,在價值觀大體未變,創業環境仍不移理想的現在,此等動機的存在似乎顯示了上海地區未來較大規模「個體經營」發展的契機。
總之,整體而言,兩地的反應同多於異,其差異基本上也不懸殊。因此我們似乎可以推論,兩地在觀點上的歧異並不若其制度那麼截然不同。
(段樵任教於香港中文大學企管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