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局勢是相當令人憂心的,台灣沒有分裂的本錢,一個兩千三百萬人的小地方,是靠著民主化和經濟發展維繫生存的。
經濟發展讓我們受國際肯定,民主化則是一個艱辛的過程,台灣大概要到2008年,下一次的總統選舉,才能走向成熟的兩黨政治,到時候執政黨才知道如何「執政」,在野黨才知道如何扮演「在野」的角色,而非只是單純的反對者,政黨政治才能健康化。
台灣市場不大,腹地也不廣,要整合及利用全世界的資源,一定要營造安定的金融及投資環境,讓大企業願意來布局,否則我們豈不就和韓國成了「難兄難弟」。韓國因為局勢不穩,罷工、示威和社會動盪,讓訂單流向台灣,如果我們失去穩定的優勢,外資一樣會放棄台灣。
期望台灣在追求民主的過程中,雖然付出了一些代價,但也建立了制度;最重要的是未來要建立民主的機制,輸了就要認。
現在中國大陸的貿易順差,是以每年1000萬美元的速度在增加,如果台灣不能讓企業安心投資,在我消彼長的情況下,很快就會失去優勢和競爭力。大家要團結,要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政治人物要放開魔障,不要爭一時,隨時可上也可下。台灣是一個生命共同體,若是擦槍走火,一衝突起來,問題就嚴重了。
至於兩岸的局勢,我過去就呼籲雙方要簽訂五十年的和平協定。五千年的血脈不能否認,二十一世紀又是亞洲人的世紀,我們應該用中華民族的觀念來思考一中的問題,任何國家發生內戰,結果就是民不聊生,沒有人願意再回頭過不安定的日子。因此兩岸政府要有彈性地看問題,異中求同,有些事可以留給時間去解決,國家的問題不能爭一時,而要爭永續。(張彥文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