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源海「CMMS」模式

江逸之
user

江逸之

2004-02-01

瀏覽數 36,650+

源海「CMMS」模式
 

本文出自 2004 / 2月號雜誌 第212期遠見雜誌

鴻海精密董事長郭台銘創「CMMS(Component Module Move Service,零組件模組化快速出貨與服務)模式」,帶領鴻海從做黑白電視機旋鈕的中小企業,躍升世界最大電腦連接器供應商,並躋身全球前五大電子專業製造廠(EMS)。早期的鴻海是以低價格打入巿場,如何降低成本是當時重要的課題。但隨著國際資訊大廠朝向全球運籌發展的趨勢,生產製造已經不局限於一地。鴻海改打速度戰,賺取有效率的錢。而當資訊電子產品生命周期縮短到三個月內,速度更形重要,資訊產品若晚一個月上市,價格可能會掉兩成。

微利時代,速度就是一切。郭台銘曾說:鴻海賣的是速度、品質、服務、彈性、價格,關鍵在於「速度」。鴻海快速出貨的「CMMS模式」,涵蓋垂直整合、全球運籌與品質掛帥。

在垂直整合方面,鴻海以電腦連接器為核心,將產品線向上下游擴展到主機板、手機、光通訊零組件、準系統、TFT-LCD(薄膜電晶體液晶顯示器)、網通產品、遊戲機、半導體設備等領域。鴻海從零組件、模具開發到系統組裝一手包辦,一張訂單賺三次的錢。

在全球運籌上,郭台銘擬定「一地設計、三地生產、全球交貨」策略,鴻海透過亞、美、歐三個主要製造基地的運籌,快速提供產能,滿足客戶大訂單的即時需求。鴻海根據重要客戶需求,設工廠在客戶旁,讓客戶擁有虛擬庫存,大幅減少客戶庫存壓力,又能快速出貨。

製造起家的郭台銘也深知技術研發的重要性,鴻海投入龐大的研發資源在材料工程、生產技術的精進,研發奈米科技、熱傳、無線網絡、綠色環保製程、奈米級量測、光學鍍膜技術、網絡晶片設計、e供應鏈技術等。

為加強服務品質,鴻海積極參與客戶的新產品同步研發工作;在重要客戶附近設立研發、工程測試、樣品設計中心,在第一時間提供客戶修改產品設計服務,縮短新產品上市時間。

鴻海運用「CMMS模式」,迅速在全球資訊產業攻城掠地,透過購併與策略聯盟的方式,成功跨入網通、光儲存、TFT-LCD、鋁鎂合金產業。鴻海「CMMS模式」奏效,連續超過台積電、廣達,成為台灣第一家營收突破新台幣3000億元的民營製造商。(江逸之)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