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為什麼英文會說「世界是你的牡蠣」?原來這句話跟莎士比亞有關

方格子VOCUS
user

方格子VOCUS

2022-06-05

瀏覽數 89,100+

僅為情境圖。取自pexels
僅為情境圖。取自pexels

蛤?這句話是有什麼妖術?如果你聽到外國人突然對你丟出這句話,可能會一時傻眼愣住。為什麼是牡蠣而不是海螺,為什麼偏偏是海鮮?這一篇來解密外國人的奇幻邏輯。

為何把世界比喻為生猛的牡蠣?

The world(世界) is your(你的) oyster(牡蠣).

[ðə wɜrld ɪz jʊər ˈɔɪstər]

你沒看錯,外國人真的把世界比喻成生猛的牡蠣。這顆牡蠣到底暗指什麼?我們必須追溯這句話的源頭。原來它最早出現在莎士比亞的喜劇《溫莎的風流婦人》(The Merry Wives of Windsor),其中有一段經典的文言文對話。

Falstaff: I will not lend thee a penny.
法斯塔夫:我不會借給你任何一毛錢。
Pistol: Why then the world’s mine oyster, Which I with sword will open.
皮斯托:那麼我就當這世界為我的牡蠣,我將以利劍撬起它。
Falstaff: Not a penny.
法斯塔夫:你一毛都別想拿到。

皮斯托的那句話,言下之意是要用他的利劍(透過暴力),隨心所欲地從這世上(在這裡被比喻成牡蠣)奪取任何他想要的東西,包括法斯塔夫手中的錢。皮斯托只需要用一把劍把牡蠣(這世界)撬開,牡蠣中的內容物便唾手可得。這是一句多麼傲氣凌人又自以為是的發言。

看到這裡,你可以猜到,「世界是我的牡蠣」是暗示自己可以在世上隨心所欲心想事成,實現自己的想像。這也是一般在網路上可以查得到的中文解釋。

但問題來了,「牡蠣」和「隨心所欲」之間到底有哪門子的關聯?你還是看得懂「牡蠣」背後想傳達的語感和奧義嗎?

為何是「牡蠣」,不是其他海鮮?

其實邏輯是這樣跑的:假如你在灘上拾到一個牡蠣,用硬物將它撬開後,可能這牡蠣只是一個空包彈,或者頂多發現只能拿來吃而已。但如果你運氣真的好得不了,撬開竟然看到一顆大大的珍珠,你就不用時常再去彩券行簽樂透,每天求財神爺偶爾眷顧一下自己了。

記住皮斯托那句自以為霸氣又勢在必得的語感和說話調調。

把世界看作充滿機會的牡蠣,只需要盡情發揮就一定會遇到牡蠣裡的幸運珍珠。

用這種心情在世界上隨心所欲,就好像世界是你實現自我的囊中物。

如果運氣好,就能發現大珍珠。僅為情境圖,取自unsplash

如果運氣好,就能發現大珍珠。僅為情境圖,取自unsplash

網路上有解釋說這句英文用來對年輕有為或充滿競爭優勢的年輕人訴說,但其實這句話也沒這麼硬性規定要用在年輕人身上。

現在訂雜誌就送>>亞諾納行李箱:TSA鎖+手機支架+煞車輪一次到位

美國前第一夫人蜜雪兒·歐巴馬就曾用這句英文鼓勵60多歲的脫口秀主持人艾倫,對她說

這世界就是你盡情描繪和發光的舞台(The world is your oyster.)


電影《內特的夢想劇院》劇情描述主角內特踏上百老匯的夢想故事,片尾曲有一句歌詞這麼寫:

The world is your oyster and we are the pearls(珍珠).

世界是你發光的舞台,我們是你的瑰寶。

(第1分10秒)

另一種講法:世界是你的畫布

The world(世界) is your(你的) canvas(畫布).

[ðə wɜrld ɪz jʊər ˈkænvəs]

這句英文就更貼近中文的表達邏輯了,至於「這世界是你的畫布」是什麼意思,應該就不用我再特地說明了。你可以先記住這句英文,再記住也可把畫布替換成牡蠣就好。

對了,這句話是改自作家亨利·大衛·梭羅的名句:

This world is but(只是) canvas to our imaginations(想像).

這世界不過是映射著我們自身想像的一塊畫布。

(本文透過「方格子直送」計劃合作轉載,作者:你的英日語自學導師,原文:【英文神邏輯】為什麼英文會說「世界是你的牡蠣」?

延伸閱讀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