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全球恐怖活動日益頻繁,加上若干重大災難事故相繼發生,喚醒各國對於國土安全的危機意識。特別是美國在經歷九一一事件之後,更是全面地對於國土安全機制進行檢討,並提升改善安全等級。
九一一事件後,國土安全概念被提出。美國因而設立國土安全部(Department of Homeland Security),綜合性安全的考量加上人身安全的注重,使美國對境內國土安全的維護除了防止恐怖主義攻擊、增加天災急難救助能力、打擊國際犯罪、網路犯罪、強化美國安全措施、情報安全之整合外,對於關鍵基礎建設如飲水供給、食物供給、交通、通訊、能源、電訊、郵政、銀行、國防、生物化學工業、公共衛生等相關議題都涵蓋在內。
以新成立的國土安全部來觀察,2003年預算支出就提高至378億美元。組織分為:邊界和運輸安全、緊急應變與準備、國土安全科技、資訊分析與設施保護等四大部門。各部門牽涉範圍廣泛,幾乎每有新增或修訂辦法或規定,都可能造成他國產業對美國之市場經營產生巨大影響,例如進出口運輸機制、安全檢驗機制、緊急反應機制等。其中商機,亟待我國業者關注。
主要商機來自以下幾個領域,包括電子資訊相關項目、機械金屬、環保及儀器相關項目、民生化工相關項目及技術服務相關項目。(見表)為因應未來國土安全發展之形勢,我國實有必要針對其後可能產生之問題及衝擊,以及衍生之商機預作掌握,一方面透過瞭解美國國土安全部之發展與策略,掌握未來在美國對於國土安全重視的影響下,將會帶動哪些相關產品及服務市場的起飛,並對於產業環境會造成何種改變。另外,基於美國國土安全任務的所帶來的商機,找出對應到我國的相關各產業,並探討應該如何把握此次的商機並藉以提升技術層次、增加國際競爭力。再者,由於美國公共部門對於安全需求的支出,也將引發民間企業與個人本身因安全需求而進行相對應的投資,此方面商機,也是我國相關產業應極力爭取的市場。
(作者詹文男為資策會MIC資深顧問兼主任,王勝宏為MIC產業顧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