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今天生存其中的世界,信任幾乎蕩然無存。世界治理得並不好,道德標準其低無比。其實,我們可說把世界弄得一團糟。兩個千禧年的經驗和汗牛充棟的知識,並沒有增長我們的能力,讓我們比石器時代的人類更會管理自己的事務。
現在,我們把恐懼加進來。我們活在恐懼中,每個人都是。我們害怕恐怖分子和所謂的幕後支持者,一如恐怖分子害怕我們。我們害怕搭飛機、害怕到某些國家旅行、害怕到俱樂部,害怕信件、包裹和貨櫃、害怕白色粉末、鞋子、回教徒,甚至害怕金屬刀具。另一邊的「他們」,則害怕遭到制裁、飢餓、缺少機會、匱乏藥品;他們也害怕軍事入侵和遭受轟炸、被捕與拘留。
世界已經變小,有人說像是村莊。儘管規模縮減,在世界──也就是村莊──的管理上,我們並沒有長足的進步。
棒子粗的人說話
石器時代中,棒子粗的人說話。現代複雜的全球村也沒有兩樣,力量強的人主宰一切。我們的全球化世界,適用的道德標準是:唯一國的殺人力量馬首是瞻。
這個世界不該是這個樣子。冷戰結束後,我們以為和平與繁榮會接著降臨。畢竟,信奉和平與普世正義的一方贏了;「邪惡帝國」已遭推翻。但是少掉邪惡帝國,正義、公平及全球力量的均勢破了一個洞。有共產主義存在的時候,資本家懂得收斂心中的貪婪和渴欲,擺出和藹可親的笑臉。
少了對手之後,資本主義不需要再裝笑臉。資本家可以肆無忌憚,為所欲為。他們想做的事只有一樁,那就是圖利自我,賺更多的錢。
自由世界必須有競爭。競爭之下,最強和效率最高的人勝出。如果你既小且弱又缺乏效率,那麼最好靠邊站。運動場上這麼做或許行得通,因為參加比賽的運動員分成不同的類組。但是國家和企業之間的競爭並沒有分組,也沒有所謂的強隊讓分。結果,規模最大和效率最高的人,可以一手遮天,贏家通吃。這種新的競爭道德,鼓舞金融與企業合併,逼得窮國的小銀行和企業幾無立椎之地。既小且窮者被掃到一邊去,大才是美。
很遺憾,沒人能保證大者不會欺瞞、崩垮或破產。我們應注意安隆(Enron)、環球電訊(Global Crossing)、安達信(Arthur Andersen)、聯合航空(United Airlines)之類的公司,探討它們是少數例外,或一向如此?
富國不再繁盛,窮國變更窮
今天,富國和窮國之間的差距更形擴大。最富有的國家,平均每人年所得超過3萬美元,最貧窮的國家只有300美元。全球六十億人口,其中十億人營養不良、受教育不足、頭上片瓦不存。許多人只求能有食物、衣服和棲身之所。儘管全球政治已經轉型到後冷戰時代,他們的命運依然沒有改善。弱者的不幸遭遇,是他們自家的事。
貪得無厭的人盡情榨取、已開發國家實施雙重標準、戴上偽善的面具大談人權、漠然無視他人的痛苦、強凌弱──所有這些,自冷戰結束、正義而且富裕的一方勝利以來變本加厲。有人說,九一一是貧乏者唯一力所能及的反擊方式。
現在,強者不知敵蹤何在,只好不分青紅皂白,四面八方全面出擊。世界上沒有一個地方得以倖免,沒人是自由的。我們活在恐懼之中。連富國也不再那麼繁盛,窮國卻變更窮。我們敢說,全球村的管理工作做得其差無比。我們沒有建立起人與人間的信任,也沒有創造優良的全球治理環境。
那麼,如何在新的時代中,建立信任和良好的治理環境?
基本上,這是道德問題。我們必須藉由合適的道德和折衷妥協去培養信任。我們必須是遵守高尚道德標準的好人。只要抑制貪念和瞭解市場沒辦法自我管理,良好的治理就會隨之而來。我們還不能捨棄政府,它們仍負有重責大任,必須協助營造良好的治理環境、確保人們循規蹈矩、提倡退讓妥協。
這個世界夠大、夠富裕,容得下每一個人。雙贏的局面有可能達成。衷心期盼這本書,以及亞洲人和世界經濟論壇的努力,能夠略盡棉薄,消除今天世界上各式各樣的貧窮。我們必須合力透過更高的道德、更多的信任、真正的治理,建立一個更好的世界。
(本文整理自2003年1月28日馬哈迪在瑞士達弗斯(Davos)世界經濟論壇年會上的談話,並將刊載在天下文化即將出版新書《亞洲新危機》,羅耀宗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