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提升競爭力 提升競爭力 策略執行力實戰6天班,倒數計時,即刻報名

楊元慶:從製造大國變為技術大國

裴凡強
user

裴凡強

2003-12-01

瀏覽數 13,900+

楊元慶:從製造大國變為技術大國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本文出自 2003 / 12月號雜誌 第210期遠見雜誌

經濟全球化的浪潮不斷加速過程中,中國無疑是最大的受益者。資料顯示,「財富五百大」中,近四百大在中國投資;在全球巨頭的眼中,中國正逐漸成為世界的工廠,並且是世界上最大的IT產品製造國。

日本電子訊息技術產業協會發表的數據顯示,到2003年,世界十二種主要電子產品設備,中國、香港已從2000年的生產三種增加到八種,居世界之首。

其中像桌上型電腦占全球產量的30%,筆記型電腦則占35%,似乎意味中國被定位為「IT製造大國」。

遺憾的是,中國還只是「IT製造大國」,而非「IT技術大國」。

回想幾年前,東芝、三菱等六大技術開發公司組成的「6C聯盟」,曾經向中國廠商發出最後通牒,要求我們與6C聯盟達成繳交「專利費」的協議;國產DVD被要求要交25美元的專利費,全球三千多萬台DVD中,46%在中國生產。

這說明全球化的時代,絕不能滿足於只作製造大國。當一間間工廠拔地而起時,跨國公司其實早已準備好新的應變策略;透過核心技術的掌握,進而掌握標準的制定,並牢牢掌握競爭主控權。在移動科技市場,尤其是GSM,技術標準完全由國外制定,長時間中國的移動通訊終端市場,可以說一直是外國人的天下。即將到來的3G時代,如果中國不能在技術、標準上有所作為,恐怕前景也不樂觀。

因此,中國的下一步應該是由製造大國蛻變為技術大國。當然,令人欣慰的是,中國企業也非常清楚認識到這一點,很多企業已經開始加強技術研發的工作。

聯想近年來加快在研發方面的投入。值得一提的是,經過這些年的積累,我們提出信息技術未來的方向:包括個人信息終端、企業組織的信息資源應用、針對社會範圍內的信息資源和服務,發展「智能互聯」「資源共享」,和「協同服務」的技術以及標準。

今年7月17日,由中國信息產業部簽署,包括聯想集團、TCL、康佳等五家企業,發動IGIS(IT資源共享系統)的標準,共同推動中國的信息自由、資源共享、協同服務的標準,我們預期不久國產的信息終端將問世。

適逢故宮百年,快帶小朋友來基隆塔參加《穿越故宮大冒險 大小書粉高空派對》吧!

這樣的標準對於中國經濟產業發展究竟有什麼意義?首先,借助我們在經濟社會上的製造優勢和巨大的市場,完成一個市場標準;其次,這標準能催生愈來愈豐富的應用模式,為中國信息產業拓展出全新的發展空間,為中國IT企業帶來巨大商機。

我們制定標準不是封閉的,所以我們也考量如何與國際標準接合的問題。我們希望在技術、創新能力逐漸達到被世界認可的時候,能夠參與更多國際商品的制定及研發,使國際標準出現中國人的聲音。(裴凡強整理)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