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俄羅斯軍事侵犯不收手,歐美企業制裁下重手

簡嘉宏
user

簡嘉宏

2022-03-30

瀏覽數 18,650+

圖/烏克蘭戰爭爆發,不少歐美企業紛紛退出俄羅斯市場表達抵制。達志
圖/烏克蘭戰爭爆發,不少歐美企業紛紛退出俄羅斯市場表達抵制。達志

本文出自 2022 / 4月號雜誌 企業新標配 永續長

2月24日,俄羅斯入侵烏克蘭,重兵轟炸烏國境內諸多重要設施,各國也紛紛開始針對俄羅斯祭出前所未有的制裁。

其中,數量驚人的跨國企業正陸續撤出俄羅斯,從殼牌(Shell)、埃克森美孚(Exxon Mobile)、波音(Boeing)和空中巴士(Airbus),到蘋果(Apple)、迪士尼(Disney)、TikTok、麥當勞(Mcdonald)和星巴克(Starbucks)……等頂級跨國品牌,皆暫停或計劃關閉俄羅斯的業務。

耐人尋味的是,這次參與制裁俄羅斯的跨國企業數目,何以遠遠超出當初制裁中國對新疆棉花業不當勞動的數量?原因在於,烏克蘭戰爭不僅是新聞,戰事已瀕臨歐洲門口,以及許多大公司的總部,使得歐美人士對二戰、冷戰的惡夢,又一一被掀起。

美國丹佛大學約瑟夫.科貝爾國際研究學院(Josef Korbel School)亨德里克斯(Cullen Hendrix)教授指出,中國新疆棉的爭議消息相對封閉,即便許多中國違反人權、虐待新疆人的資訊傳得沸沸揚揚,但眼見為憑,足以讓加害者無法狡辯的實際影音,始終難以獲得。

再者,不同於俄羅斯在烏克蘭的戰爭暴行歷歷在目,外界並沒有看到中國軍隊砲擊新疆平民的影像,也沒有看到大量婦女兒童奮力越過蒙古或哈薩克邊境的畫面。此外,烏克蘭戰爭中,手無寸鐵的百姓遭到非人道的襲擊,讓歐美各國及各大國際企業同仇敵慨,鐵腕制裁俄羅斯,相形之下,新疆棉事件確實少了制裁動力。

亨德里克斯另指,這些參與制裁俄羅斯的跨國公司,還考慮了更多現實狀況,亦即,中國經濟的規模和重要性,都「大約是俄羅斯的10倍」,這更是跨國公司在選擇制裁、抵制中國企業時,必須先考量的。

美國喬治華盛頓大學(George Washington University)摩爾教授(Michael Moore)提醒,跨國企業與服務業在俄羅斯境內大規模暫停的效應,將類似疫情大流行時期的供應鏈中斷,造成經濟震盪。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