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別樹一幟的加州理工學院

遠見編輯部
user

遠見編輯部

1986-09-01

瀏覽數 17,850+

別樹一幟的加州理工學院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本文出自 1986 / 9月號雜誌 第003期遠見雜誌

當人們開車經過加州巴沙迪那的校園時,多半不會注意到那些外表塗刷灰泥的低矮建築,和穿著隨便、漫步草地或坐在長凳上埋首書本的學生。

這幕景象在成百所小型職業學校中,隨處可見。而早在一八九一年「史路浦」大學(Throop University)創校時,校園景色就是這樣。這個不怎麼好聽的校名一直到一九二0年才改為加州理工學院(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簡稱CIT)。

其他小型大學的教授及校友中,有一、兩個諾貝爾獎得主,已屬難得,加州理工學院卻有二十個。包括物理學家理查.費因曼--以公式表現量子電子動力學理論獲獎;神經科學家羅傑.史貝瑞,他的實驗發現了人類大腦左葉與右葉的功能差異。

學術上著名的發現,別的大學也許多少有一些,加州理工學院的卻可以寫滿一本書。地震學家查理斯的標準度量。天文學家馬登.史密.芮契特設計了可以測出地震強度時發現了類星球體的性質。物理學家約翰.史渥滋發展了一種可能達成愛因斯坦連結宇宙四力目標的「超弦」(Superstring)理論。另外,有科學家製成了一種能用化學方法合成,具有生物活性最長的蛋白質--白血間質素-3(Interleukin-3)。

小地方大成就

加州理工學院掌管航空暨太空總署的噴氣推進實驗室--設計、建造美國許多無人駕駛太空船,並為之導航,其中包括了探險家一號,美國第一個人造衛星以及在今年一月飛過天王星的旅行家太空船。

醞釀這些大成就的CIT是個小地方,只有兩百七十三位教授,研究生及大學部學生都不到一千人。

一九二0年代,在三位著名的學者--化學家諾耶斯(Arthur Noyes)、物理學家及諾貝爾獎得主米利肯(Robert Millkan)及天文學家霍耳(George Hale)領導下,加州理工學院聲名鵲起。他們三人用自己的名氣吸引人才及經費,凝聚了最好的教授團及一流的設備,這些師資和設備又為加州理工學院招來了許多以第一名畢業的高中畢業生--幾乎佔了所有入學新生的三分之一。

TSA鎖+手機支架+煞車輪,訂《遠見》輕鬆帶回Arowana好箱!

加州理工學院另一個誘人之處,就是一股瀰漫校園的無拘無束、隨心所欲的氣氛。校長高德柏格博士(Marvin Goldberger)說:「我們聘請最好的教授,給他們最好的設備,由他們去自由發展。」讓教授參與決定收那些學生,選那些人以及資助那些研究計畫。化學教授格瑞說:「在這裏是科學家在主持學校,我們沒有那麼多的什麼院長、系主任。」這種氣氛使得一些科學上的理論在別的校園還只是在開始想想的階段,在加州理工學院,卻已進入測試的階段。

在加州理工學院,拘泥形式反成忌諱。同事與學生不稱校長是高德伯格博士而是直呼其名。教授上課時穿的是牛仔褲和敞領襯衫、短褲、涼鞋。他們鼓勵發問並且期待挑戰。格瑞教授常常戴了個馬頭面具講課。費因曼教授在學生製作的「南太平洋」劇中扮演一個擊鼓的部落酋長。

芝麻開門

學生也不讓老師專美於前,在一年一度的「逃難」日裏,高年級生想盡方法用各種詭異的鎖與障礙來關住房間,向低年級生挑戰,看他們是否能進得去。有一次在門口把守的是一具電腦,必須用好幾種語言對他說「芝麻開門」才通得過。一位一年級學生說,這些事情聽起來有些怪,但「做怪事」不就是這學校的目標嗎?

這種全心專注解決問題的教育型態,引起了一些外界的批評,人們說加州理工學院的科學家不知校園外的世事,逼學生太緊,也不理會政治及社會的問題。

但無人可以否認加州理工學院令人羨慕的紀錄,也無人懷疑它將來可能有的成就。

(胡建國取材自TIME)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