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到台北一○一,你會想到什麼?每年跨年夜的絢麗煙火?觀光客來台的必訪之地?美漫鋼鐵人東尼.史塔克(Tony Stark)的台北分部?還是日本精靈小說中,匯聚超能力的聖殿?
對打造台北一○一最關鍵的靈魂人物,台北一○一前董事長兼總經理、宏國關係企業副董事長林鴻明來說,台北一○一是他人生至今,最重要的一件工作,「我從小就夢想要蓋一幢可以流傳後世的建築,而當台北一○一投標案啟動時,我完全沒想到這就是實現夢想的開始,」他透露,1997年開標的台北一○一,已走過漫漫25年,25年的時光忽悠而過,但所有往事在他心中,卻始終刻骨銘心、歷歷在目。
《從0到101:打造世界天際線的旅程》的出版,正詳實記錄著台北一○一從無到有、林鴻明心中的這段奇幻旅程。台北一○一做為台北市政府第一個BOT案,是台灣第一高樓,也是唯一樓層超過100層的建築物,創下許多驚人紀錄。但很少人知道的是,後來得標的林鴻明,起初看到標單上「地上超過七萬坪、地下超過兩萬坪」「高度要超越台北地標新光摩天大樓」等種種描述時,曾二度丟到垃圾桶裡,「這麼大的開發案,怎麼可能做?」這是他的第一想法。
將競爭對手變共同夥伴 瞄準開發案
但經過幾番沉澱,他在一個轉念後,有了不同思維,「確實,這麼『大』的開發案,何必自己做呢?」於是,林鴻明前有未見地集結了中信的辜啟允、新光的吳東進、國泰的蔡宏圖、中華開發的胡定吾,以及華新麗華的焦佑倫等一群正值壯年、意氣風發的企業家,組成「台北國際金融中心企業聯盟」,一同前往投標。當時參與投標的七組團隊中,他們是第一個開標,結果標一開出,林鴻明團隊以207.5億元的金額震驚全場,接著沒人再管之後團隊的金額。最終,他們順利得標,取得地上權70年的開發及營運權利。
「大家都非常想為台灣做點事,為台灣蓋出一幢特別的大樓,那時未曾想到會有如今的影響力,但那個心念是真實的、令人感念的,」他回憶。
事實上,像台北一○一這樣一個超級工程的籌備、設計、施工與管理過程,不論對台灣、世界而言,都極具標誌性。像是當初林鴻明堅持,要將台北一○一以最高的品質蓋出來,因此廣開國際標,引進國際一流工程團隊,但他更希望讓技術和經驗扎根台灣,興建過程中,包括宏國建設、李祖原聯合建築師事務所、永峻工程顧問公司、同豐營造等台灣本土團隊,都扮演了關鍵角色,「整個工程做下來,為台灣工程界培養了很多人才,也提升了台灣營建業的專業水準。」
近10年的每年每季,林鴻明都會親自參加由「熊建會」舉辦的聚會。所謂的熊建會,是「台灣熊建築工程促進會」的縮寫,成員涵蓋100多家公司,其中有近有九成都參與過台北一○一的工程。現任總幹事林培元當初參加台北一○一營造工程時,還只是個30歲出頭的工程界菜鳥,而現在的他,已是華熊營造副總經理,擔起傳承寶貴工程經驗的責任。
此外,林鴻明特別提到,台北一○一對工程預算的掌握相當準確,儘管興建時曾遇到航高限制、331大地震等不可控的因素,但最終結算時,幾乎是以原預算完成,「主要是工程專案管理(PCM)完全管理控制費用的支出,有增加的地方就必須要有結餘之處,有結餘的地方就可以有增加之處,在全程監管之下,便可確保結算時的準確度。這對台灣後續的重大工程,很有參考價值。」
全球最高百貨密度區 台北一○一帶動繁榮
如今,走在座落了14間百貨、號稱有著「全球最高百貨密度」的信義計畫區,常讓人眼花撩亂得不知該走進哪間好。會有這一切,台北一○一的落成功不可沒,這些年來,信義計畫區逐步成為台北市的新興精華商業區,正是台北一○一帶動整個區域的發展及繁榮。台北一○一也獲得相應的評價,除了曾獲世界七大工程奇觀、世界最美八大超高建築等各大獎項,2019年底,高樓認證機構「世界高層建築與都市人居學會」,頒出了「全球50最具影響力高層建築」給台北一○一,林鴻明親自收到了這座肯定,「能為世界上留下一幢值得的建築,對城市、對台灣,甚至對自己兒時的夢想,都有了交代,」對於台北一○一,他如此註解。
台北一○一做為台灣的地標,始終矗立首都,在每一個平凡日常、每一個節慶與每一個跨年夜,綻放閃耀光芒,同時還為海內外的所有人,創造並帶來值得回味的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