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你在為期一週的美國電子娛樂展觀察心得為何?你如何看待數位科技在家庭娛樂所扮演的地位與前景?
A:從技術角度而言,這次電子娛樂展我觀察到三項基本趨勢變化。首先是數位媒體的普遍擴散現象(Proliferation of digital media)。現在聲音變成數位化,影像也愈來愈數位化,我在會場上愈來愈少聽到人們談論類比式影音的話題。我相信未來音樂、電影、數位相片以及影像立體化四項數位娛樂,未來將成為人們休閒生活的重心,大家將廣為接受並且樂在其中。
第二項趨勢是消費電子產品的網路化(Networking)。不論高速網路或是無線網路紛紛出現,重要的是,人們可以輕易地將數位影音娛樂資訊放置於任何想放置的機器上。大眾可以更輕易地保存資訊,更迅速地擷取使用。這就是網路對消費者的主要意義。
第三項趨勢是數位影像顯示(Digital Display)勢力方興未艾。數位顯示結合電腦運算已經開始走入大眾的生活。大家對於數位顯示器已具相當信心,也能接受產品的價格,更重要的是,顯示器愈來愈輕巧,便於攜帶。
在生活中,顯示器不只出現在個人電腦(PC)上,也出現在汽車或口袋裡。加上網路化趨勢,資訊可以隨你走遍天涯海角。
這三個趨勢對科技產業深具意義,也帶來重要的機會。
PC將藏於無形
Q:這樣的趨勢對個人電腦是福還是禍?會不會造成衝擊?
A:我想個人電腦市場與架構必須分開來看。大家都瞭解,個人電腦市場變化並不大,但個人電腦架構卻在加速變化,開始轉型與整合,並向消費電子產品靠攏。這種趨勢不只影響電腦市場,也影響整個資訊產業,對於消費電子市場也將產生衝擊。
個人電腦如何走向消費電子市場?回頭看個人電腦,會發現它是一個很棒的網路中樞。因為個人電腦擁有比任何機器都強的顯示效能,而且豐富的軟硬體資源使得個人電腦成為一個成熟的數位資訊處理平台。我認為,未來個人電腦將藏於無形,融合在消費電子或通訊機器上,消費者將很難辨別與定位。
其中包含兩種趨勢,一是消費性電子產品將擁有愈來愈多電腦的功能;另一趨勢為電腦操作愈來愈簡易、外型也愈多元化,將向消費性電子產品靠攏。
現在已經看得見這樣的混合產品。你看Xbox,外型是一台遊戲機,骨子裡卻是道地的個人電腦。或是英特爾與微軟推廣的家庭媒體中心(Media Center),基礎架構也是一台個人電腦。個人電腦樣貌的多樣化以及多元功能的整合,實現電腦跨入消費性電子市場的夢想。
Q:在電腦架構下,晶片廠商如何才能搶得資訊媒體中心的先機?
A:我認為我們的機會在掌握南橋晶片整合技術,南橋晶片如何與晶片組整合,將是晶片廠商未來競爭的重點。
我認為,以繪圖技術整合南橋晶片,成為單顆多媒體處理晶片是相當可行的策略。其他人都視南橋晶片為晶片組,我們稱之為「媒體與通訊處理器」,簡稱MCP。研發MCP將是NVIDIA繼繪圖晶片之後,最重要的投資計畫。我們對未來的市場感到興奮,MCP將超過繪圖晶片市場的規模。這不僅在個人電腦上進行,也會在消費電子市場實現。
NVIDIA代表「科技樂趣」
Q:未來與微軟合作Xbox2的情況如何?
A:我們樂意與微軟進行任何平台的合作(笑)。除了Xbox,我們也與微軟合作名為「ehome」的媒體資訊平台,讓消費者更瞭解電腦架構如何走入客廳。談到Xbox2,目前微軟規劃在2005年之後才推出,因此,2005年之前,對微軟與我們而言,第一代Xbox仍是消費性電子市場的主要產品。
但下一代的合作,主導權似乎在微軟手上,他們會考量自己的利益與風險,我們也在努力思考如何研擬出令雙方滿意的生意模式,但目前仍無具體協議。我問過微軟,未來Xbox2將找誰合作,他們回答「無任何計畫」,如果情況良好,我們樂意繼續做他們的生意。關於NVIDIA與微軟的訴訟,日前已經達成和解,我們已經將爭議丟在腦後。
Q:資訊廠商未來在數位媒體市場,要如何耕耘,增加競爭力?能不能以NVIDIA為例,談談你們的做法?
A:NVIDIA在資訊產業已經十年,一直觀察產業變化並且謹慎應變。談到數位媒體的趨勢,我認為廠商首先要保持研發技術的持續與快速領先,以NVIDIA為例,首先,我們不但在繪圖技術上保持領先,也保持每六個月推出新繪圖晶片產品的步調。
第二是凸顯並強化品牌效果。半導體產業鮮少能賦予產品鮮明的品牌,英特爾是成功的例子;我們也在品牌上持續投入精力,這樣才能吸引更多認同與共鳴。NVIDIA代表「科技樂趣」的個性,這方向有利於我們拓展消費電子市場,成為廣受青睞的品牌。
第三是在市場上謹慎運用技術與投資,抓住利基產品市場。決定從電腦市場轉向遊戲機的消費性電子市場之前,我們經過相當謹慎的評估。我們的原則是,將個人電腦市場的優勢延續至新市場。
要站穩市場,就必須認清並強化自己的優勢。我們考量投入的新市場必須也是視覺效果導向的市場,因此選擇遊戲機市場做繪圖晶片,結果相當成功。另外,我們在電腦市場發展策略上,強調技術創新與效能升級,伺服器市場也有我們可發揮優勢之處;總之,我們還是「希望」成為世界最大伺服器晶片供應商。
Q:面對科技產業變化萬千,你認為一家好的企業應該如何因應?
A:我想未來十年的挑戰(也是機會),就是如何滿足數位影像需求與建立消費電子平台。不可諱言,無論在液晶顯示器或是畫素開發持續成長下,產業將面臨許多數位影像技術的挑戰。此外,數位娛樂或視覺影像播放市場的崛起,將帶動消費電子平台的需求,我認為新市場將比想像更巨大,而且正在持續成長。這兩塊市場都是NVIDIA未來十年的主要耕耘方向。
另外,未來科技產業將面臨的挑戰是,研發技術與產品倚重人才的密度將愈來愈高。你會發現,投入晶片設計、尤其是繪圖晶片設計,所需成本與日俱增。過去十年來,我們投入研發的資金總計高達10億美元。六年前大約十二個人就能開發出一個新產品,現在,任何一個新產品卻要動員四百到五百人去開發,設計產品的門檻已經愈來愈高。
科技發展的門檻高,對廠商有利也有弊。好處是,未來能負擔巨額投資的競爭對手將愈來愈少,壞處就是自己也要投入更多資金。所以,未來投資研發產品的走向必須更精準、更聚焦。
換一個角度看,科技產業既然變化無窮,一家成功的公司,不但要懂得聚焦,更要懂得保持彈性變化。市場如何變動我們無法掌握,下一個殺手級產品在哪也未必明朗,因此企業必須保持兩項基本能力——聚焦與彈性,才能因應未來。聚焦是為了看見長期投資效果,彈性則是為了因應多變的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