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若失去財產,你只失去一點;你若失去榮譽,你就會失去許多;你若失去勇敢,你就會把一切失去。 ——歌德(德國作家)
很多人都不知道,職涯就是會有風險,我們是逃避不了的。而且風險有兩個秘密,第一它可正可負,是負債也是投資﹔第二它附帶利息,最後都要攤還。
如果當它是負債,一直躲著它,可是江湖在走,終究要還的,最後它會連本帶息向你催討回來,而這時候人過中年,最是無力償還。相反地,你當它是投資,越年輕面對它,它不僅還給你驚人的複利效應,也為你的個人價值帶來槓桿作用。而你的認知與選擇,決定你一生是辛苦或幸運、失敗或成功。
風險與運氣是雙胞胎,凡事冒一點小險,你會覺得人生很順,自己是幸運的人,活得輕鬆,收獲滿滿﹔凡事都不想冒險,你會覺得人生很背,自己是不幸運的人,活得辛苦,勞而無獲。
所以經常有人來詢問我各種抉擇時,包括要不要換工作、要不要接下公司的任務、要不要走馬異鄉、要不要轉調部門……如果對方的能力條件或心理素質還撐得起,我都會拍拍他的肩膀,鼓勵他再給自己多一點壓不死人的壓力,並說: 「這世界,是屬於膽子大的人。」
這句話幾乎成了我的口頭禪,也是鐵錚錚的事實。當我回首一路走來,發現曾經猶疑不決、充滿害怕的事,後來都在職涯上幫我大大往前推了一把,很慶幸當時大膽做了決定。神話大師坎貝爾提出「英雄之旅」理論時,曾說:「你恐懼的山洞裡,藏著你要的寶藏。」
幸運,來自於做對選擇
我有個朋友10多年未見,再見面時,是在他信義區百坪豪宅,不是當年山腳下的30坪樓梯公寓,並且正處理上海更大的房子。看他說得雲淡風輕,卻也聽得出來過去10多年他是春風水起。別人看他一路順遂,我卻認為他是一路順風,永遠選擇正確的賽道,站到下一個風口。他也由衷地說: 「我很幸運。」
我也認識他當年的競爭對手,跟我說過同一句話。他們兩人在相同時間做出相同選擇,從廣告公司轉戰媒體購買公司,後來廣告公司式微,媒體購買公司崛起,一消一漲,他們就站在浪尖上,成為最大獲利者。接著中國大陸要做內需市場,外商廣告公司向台灣人才招手,他毫不留戀地去了,做到亞洲最大廣告公司的最高主管。
他們不是唯一例子,在我認識的成功上班族中,少有跟我說自己有多艱辛、有多聰明,反而一言以蔽之:「我很幸運。」而他們的幸運都是來自做對選擇,在對的時間選擇對的產業、在對的時間進到對的市場,剩下的只有一件事:順風順水,毫不費力。
這不是指他們毫不努力,而是相比一般人,他們努力一倍,卻獲得十倍百倍的利益,CP值超高。小米機創辦人雷軍說「豬站在風口也會飛起來」,以及我們聽到耳朵長繭的「選擇大於努力」,都在告訴我們一件事,除了努力之外,上班族第一優先應該學會做選擇。
你是獵物或獵人?
可惜我們忙於努力,卻疏於選擇,這是思想的怠惰,最終白忙一場,努力到爆肝卻過不起想過的人生。問題是這些人為什麼會做對選擇,而我們卻做不對?這是因為他們有個人格特質明顯:膽子特別大顆!
他們就是不怕事,不怕後來出事或失敗,不怕算一算是了錢或損失﹔或是說白了,他們根本沒在想這些。一般人卻是東想西想,想出來的都是問題,接著東怕西怕,最後原地不動。夜裡床上想千條路,白天醒來走原路,你說是不是?
人有兩種,第一種是獵物型,獵物最怕被獵,兩隻眼睛長在外側,為的是東看西看有沒有獵人接近,然後一路跑呀逃呀躲呀,一生就這樣過了。第二種是獵人型,兩隻眼睛很靠近,緊盯著前方,看似視野窄,卻很聚焦。一看到獵物便往前猛追,這就是獵人一生的職涯模式。
多半的人是獵物型,反應永遠是flight(逃跑),採取守勢﹔只有極少數人是獵人型,不斷fight(出擊),採取攻勢。哪個才是勝算大?當然是採取攻勢!你有聽過「攻擊是最佳的防守」,可沒有聽過「防守是最佳的攻擊」,道理就在此。
我有個學生是守勢的典型,名校畢業,英文流利,在外商任職。工作駕輕就熟,薪資優渥誘人,同事相處愉快,一家公司做20年,直到第二十年被裁。躲了20年風險,死亡之神一樣找上她,連本帶利要她還回來,這時候翻身遠比年輕時困難太多。我問她當年不換的原因,她說:「換工作有風險!萬一換錯,怎麼辦?」
讓時代站在你這一邊
這話聽起來也是,換工作充滿不確定,誰又能打包票?可是職涯成功的人難道不會換錯工作?也會!他們並非特別幸運,而是知道除了做對選擇,還要把選擇做對,不斷滾動式調整,直到成功為止,這才是人生成功的究極能力,也是美國研究成就與人格特質的達克沃斯博士說的「恆毅力」(Grit)。
也有人乾脆不做選擇,又如何?結果就是被選擇。採取原地不動(freeze),比逃跑(flight)還危險。因為科技發明與商業模式越來越是非連續性創新,當智慧型手機興起,手機就滅絕﹔當電子商務流行,店面就沒落……產業會消失,工作會不見,老闆正在失眠,而你還在裝睡叫不醒,不危險嗎?
在不確定的年代,最強的人是能夠快速移動、快速切換、快速適應。上面講的我這位學生其實公司經營得還很不錯,但是公司看出來商業模式已經在改變,於是動手組織改革,20年都在同一個領域深耕的她第一個被革掉。諷刺的是她無感,第一年休息與旅行,期間來聽我的講座,認為我不過是在—— 「危言聳聽!」
直到第二年要收心找工作,她才發現一切不如預期,處處碰壁。這期間有朋友勸她找工作不如找收入,學習投資理財,她右耳進左耳出,認為對方不過是在畫大餅。更何況投資是有風險的,她要好好守住僅有的存款。一年過後,台灣股市來到前所未有的高點,朋友賺錢翻倍,她苦笑著說:「朋友財富自由了,我卻要開始找工作。」
她的問題出在哪裡?答案是害怕風險,不斷錯過時代。她的心理時鐘設定在20年前踏進公司那一刻,從此停了。然而時代巨輪不斷往前走,幸運之神也會轉檯,她卻已經來到中年,年紀不站在她這一邊,翻身費力。足見職涯一定有風險,寧願早遇到,也不要晚遇到,晚了付出的代價未必付得起。
當你年輕時,說我危言聳聽﹔當你中年時,說跟我相見恨晚。無論如何,我都希望跟你早20年相見,幫助你趁早做對選擇,勇敢站到下一個風口,將這個書名永記在心中:這世界,是留給膽子大的人。
本文章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遠見》立場
(作者為職場斜槓教練;本文摘自洪雪珍《這世界,是留給膽子大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