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人才轉型〉黑手師父聯手科學家徒弟,永豐餘力拚「以醣代塑」

雜誌原標為〈黑手師父聯手科學家徒弟 永豐餘力拚「以醣代塑」〉

王昱翔
user

王昱翔

2021-12-28

瀏覽數 36,700+

限定文章為訂戶專屬,『 訂閱遠見 』將開通無限瀏覽!

新川創新董事長黃雅惠(右)2005年加入永豐餘,攜手科學家、產線黑手們,開發出多款非塑產品。
新川創新董事長黃雅惠(右)2005年加入永豐餘,攜手科學家、產線黑手們,開發出多款非塑產品。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本文出自 2022 / 1月號雜誌 慢復甦時代

過去數十年來,台灣造紙業面臨劇變淘汰賽,逼得永豐餘必須大破大立、創新求存,走上發展「醣經濟」之路。究竟,一群工廠老兵和一組年輕科學家,如何攜手革新百年集團工藝?

乘車進入中華紙漿花蓮廠時,只見裡頭老樹林立、牆上爬滿50年風吹日曬的刻痕。這個台灣最後一座紙漿廠,乘載著台灣森林造紙業的興衰和轉型。

「現在的紙漿廠,要是沒有自己的發電廠、處理廠、環保鍋爐,早就關掉了,」華紙董事長黃鯤雄感慨說,過去數年,紙漿廠一間間倒閉收攤,凡是缺乏創新又不符合環保的廠,根本不可能生存。

碩果僅存的華紙花蓮廠,外表雖看來陳舊,但內部早已徹底改頭換面。好比過去工廠靠重油發電,煙囪總飄出臭氣,如今已能將臭氣、廢料全收進「汽電共生」自產近四成用電;產品也從傳統紙漿,轉至可替代石化的特殊漿料。

事實上,不只是華紙花蓮廠,綜觀永豐餘旗下工紙、家用紙、文化用紙等各事業體,也都悄悄以「醣」為核心,醞釀出一場取代石化的創新革命。

遠見會員 限定文章

時刻掌握趨勢 時刻都有遠見​

  • 免費瀏覽 每天 1 篇限定文章
  • 文章收藏 喜愛好文隨時回看
  • 會員專屬 主題型知識轉譯包
  • 會員獨享 生日禮百元購物金

成為訂戶,
即可瀏覽全部「限定文章」

紙本雜誌 海外訂閱優惠 特價 2,080 元

延伸閱讀

海線崛起-臺中產業起飛新廊帶
數位專題

海線崛起-臺中產業起飛新廊帶

近年「海線五雄」沙鹿、龍井、梧棲、清水和大肚迅速崛起,能源、高科技、金融業紛紛進駐,龐大投資額正湧向海線城市,市府的「富市臺中」計畫,大力招商,讓海線搖身一變成為炙手可熱的產業新廊帶。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