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造紙業被批評是排碳、耗能的汙染產業。但,桃園新屋的永豐餘工紙廠,卻在短短三年迅速翻轉,不但成為地方的廢棄物處理專家, 更搖身一變,成為綠電大戶。究竟,這是如何做到的?
在桃園新屋區的一處工廠,裡頭豎著多座巨大柱狀高塔,正在進行「全台最大規模沼氣發電」,不但處理工廠汙水,還幫地方消化食品汙泥,也賣出綠電賺錢;旁邊還另有一座特殊鍋爐,正透過汽電共生,不斷去化有機廢棄物。
意外的是,這裡並非再生能源發電廠,竟是來自過去被視為汙染、耗能、排碳大戶的造紙業:永豐餘工業用紙的新屋廠。
「我們不像其他廠商,看到綠電商機才來做,最初只是想解決自己的汙染和廢料,」永豐餘工紙董事長邱創華說得輕鬆,當初從未想過,技術一路研發至今,沼氣發電效率竟會躋身至亞洲第一。
實際到新屋廠走一遭,會發現這裡根本就是大型的醣經濟實驗室。
遠見會員 限定文章
時刻掌握趨勢 時刻都有遠見
- ✓ 免費瀏覽 每天 1 篇限定文章
- ✓ 文章收藏 喜愛好文隨時回看
- ✓ 會員專屬 主題型知識轉譯包
- ✓ 會員獨享 生日禮百元購物金
成為訂戶,
即可瀏覽全部「限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