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傳砸下10億元,宣布成立全台第一個「5G元宇宙加速器」,預計邀請15個新創團隊,合作共創元宇宙新應用。問題是,元宇宙議題才剛在台灣發燒,真有那麼多元宇宙的新創團隊可以共襄盛舉嗎?
不畏細雨寒意,遠傳內湖瑞光路總部迎來眾多政府官員,為遠傳成立5G元宇宙加速器表達支持。
不但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主委陳耀祥、政務委員郭耀煌、經濟部次長陳正祺、國發基金副執行秘書蔡宜兼、經濟部中小企業處主任秘書謝戎峰等機關首長前來站台,國內多家重要創投加速器也幾乎全部到場。
中華開發創新加速器、台灣產業創生平台、台杉投資、全國創新創業總會、TTA台灣科技新創基地、SparkLabs、StarFab Accelerator、DRIVE Catalyst等,也齊聚一堂共同見證。
開場時,遠傳總經理井琪一齣「元宇宙裡逛百貨公司」的趣味戲碼,確實讓台下所有人眼前一亮。
人在台北的井琪,與兩個遠在的美國的女兒,一起啟用各自的數位分身,進入一個虛擬的購物中心,她們的分身可以坐下來欣賞同一部電影,儘管三人實際上分處三個不同的地點。
「你就知道為什麼非要5G不可,」井琪笑說,因為這些海量數據傳輸、雲計算等,都要5G方能達到即時互動。
5G元宇宙加速器幫新創「轉大人」
這個全台第一間的「5G元宇宙加速器」,主要目的是運用遠傳旗下橫跨雲端、能源、影音、電商、資安等產業的豐富資源,以及強大技術團隊、專業的業務與行銷能力,加上遠東集團的資源,提供各種開發工具、系統、導師、場域驗證以及商轉的能量,協助台灣新創團隊「轉大人」。
對新創團隊來說,還可借力遠傳的行銷業務資源,獲得參與大型專案的機會,逐步累積商譽。
在這樣的運作模式下,遠傳已準好10億元的第一筆資金投資新創團隊,預計選出15個新創團隊展開「加持」,並將在明年(2022年)9月交出第一張成績單。
接下來的問題就只剩:台灣真的有那麼多元宇宙的新創團隊嗎?
元宇宙的探索,直到臉書母公司於10月28日改名為「Meta」前後,才猛然受到台灣的熱烈關注。在此之前,元宇宙還不太受到台灣產業界的重視。短短的幾個月,本土新創的創業主軸和商業模式,馬上就能與元宇宙搭上邊嗎?
台灣藏有專攻元宇宙的新創公司
受到井琪延攬,曾任台灣微軟專家技術部暨微軟技術中心總經理、兼任微軟新創加速器執行長的胡德民,受聘擔任遠傳資訊暨數位轉型科技群(IDTT)科技群執行副總,並主導遠傳5G元宇宙加速器。
關於台灣新創團隊在元宇宙領域的能量多寡,胡德民絲毫不擔心。在5G元宇宙加速器宣佈成立的當天,在他離開辦公室之前,便已接到一堆電話向他推薦團隊了。
胡德民認為,台灣確實藏有專攻元宇宙的新創公司。譬如杰悉科技,便是促成井琪與女兒在元宇宙的虛擬購物中心相會的幕後推手,擅長做數位分身,電子五哥也曾採用這家新創的解決方案。
當然,AR(擴增實境)、VR(虛擬實境)等相關應用的公司,理所應當是遠傳元宇宙團隊的首選標的。
再比如建構元宇宙之際,所需要的技術跟場景其實非常多樣化,尤其是在前端構建虛擬場景時,若是採行BIM建築資訊模型做3D建模,稍顯曠日費時。而台灣有一家新創所開發的創新方法,只要用手機360度環境拍一圈,就能把空間的線條變成3D虛擬化,使得構建虛擬空間的腳步更加快速。
除了這些直接參與元宇宙開發的新創,胡德民指出,還有一類是原本並非為了元宇宙而成立的大數據、人工智慧跟物聯網公司,一旦出現可與元宇宙配合的場景,該新創現有的技術、產品和服務就可以立刻轉用,以彌補元宇宙的缺口,也將會是加速器合作的對象。
胡德民舉例,元宇宙的世界裡會不會有資安的風險?原本做身份驗證的公司,就會與5G元宇宙加速器一拍即合。發行代理NFT(非同質代幣)的公司,也能在元宇宙裡交易。
在這樣開放性的思惟下,各式各樣的新興科技、顛覆創新,將可共同於元宇宙落地。如此一來,或許真能期待為台灣的新創圈創造更多的「迷你獨角獸」,帶來一個虛擬經濟的新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