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突破「元宇宙」盲點!VR/AR技術問題未解,一切攏係假

科技新報
user

科技新報

2021-11-05

瀏覽數 63,350+

圖/pexels
圖/pexels

Roblox、Facebook、Nvidia及微軟等科技巨頭紛紛展現擁抱「元宇宙」強烈意圖與實際行動後,元宇宙成為攻占各大新聞媒體版面的當紅詞彙,同時一飛沖天的元宇宙概念股也成為人們趨之若騖的熱門投資標的。一時之間,人們才發現除了漫威宇宙,竟然還有熱度不相上下的元宇宙。 

或許你還感受不到元宇宙的真正威力,所謂「讓數據說話」,據Emergen Research分析報告指出,2020年元宇宙市場年複合成長率為43.3%,市值達476.9億美元。到2028年,整個市值更上看8289.5億美元。不管元宇宙是否又是另一個舊瓶新裝酒的炒作,但目前站出來發聲力挺或有實際大動作的,都是各領域一線大廠,更別說元宇宙對VR/AR裝置商而言,更是千載難逢的契機,絕對會卯足全力讓這譽為次世代網際網路的夢想平台成真。

「超越」真實世界的虛擬世界

元宇宙是什麼?到底在紅什麼?光看「元宇宙」三個字,實在看不出任何頭緒,其實譯自英文「Metaverse」,在知名科幻小說《潰雪》(Snow Crash)出現,並受矚目,由「Meta」及「Verse」兩字組合而成。「Verse」較易理解,取自 Universe(宇宙)的字尾。

知名科技小說《潰雪》。取自維基百科

知名科技小說《潰雪》。取自維基百科

「Meta」就較難解了,是源自希腦字「μετα」,有「之後」「超越」之意。Facebook 執行長祖克柏將公司更名為「Meta」,展現強力支持元宇宙的雄心。畢竟靠Facebook社群起家的祖克柏,看著Facebook用戶數長年停滯不前,的確有必要藉元宇宙好好「超越」一番。

Facebook更名Meta。取自Facebook

Facebook更名Meta。取自Facebook

以「Meta」為字首的單字不少,電腦世界常見的「Metadata」為顯例,中文一般翻成「後設資料」「詮釋資料」或「元資料」,中國翻為「元數據」,即「資料的資料」之意。如Metadrama常翻成後設戲劇,也就是「戲劇的戲劇」之意。

以此類推,元宇宙就是「宇宙的宇宙」之意,但這解釋更令人費解。筆者認為,元宇宙就是將人類所處真實宇宙再詮釋、類比、複製的虛擬宇宙。Nvidia創辦人暨執行長黃仁勳便認為,元宇宙即真實世界的數位雙胞胎/數位分身(Digital Twin),這樣定義應更清楚明瞭。

Nvidia執行長黃仁勳的數位分身。取自Nvidia

Nvidia執行長黃仁勳的數位分身。取自Nvidia

既是真實世界的數位分身,也是次世代3D網際網路

解釋完元宇宙字意後,相信大家對元宇宙的實際應用內容、運作模式、基本組成要素及關鍵廠商等仍有諸多疑問。讀者若有時間,可翻閱《潰雪》或看《一級玩家》電影,比新聞或專文報導,讀者會更有想像空間與畫面感,更有感覺後再閱讀深入報導文章,就能建立對元宇宙更完整的了解。或許未來元宇宙會朝不太一樣的方向或樣貌發展,但大抵與上述小說與電影的基本要素與型態不會差距太大。

《一級玩家》劇照。華納兄弟台灣提供

《一級玩家》劇照。華納兄弟台灣提供

其實元宇宙會爆紅,多少與電子遊戲平台商Roblox有很大關係,透過遊戲平台打造及切入元宇宙,接著Facebook登高一呼,從社群角度推動元宇宙,更引爆全球元宇宙熱潮。但許多人會將VR遊戲、社群與元宇宙混在一起,甚至認為VR遊戲就等於元宇宙。

西堤餐券+雜誌一年才 $2,680,這組合太划算!立即訂閱>>

Roblox Metaverse Champion活動預告。Roblox提供

Roblox Metaverse Champion活動預告。Roblox提供

準確來說,遊戲及社群只是元宇宙要素之一,如黃仁勳所說,元宇宙是現實世界的數位分身,所以人們可在元宇宙從事任何現實生活會做的事。

既然是現實世界的數位分身,現實世界看到的一切都是3D,那元宇宙也應該是3D世界才對,元宇宙創建自己的數位分身「阿凡達」(Avatar)看起來也要3D才真實,只要看過《一級玩家》,相信讀者能深刻體認到3D的真實性與重要性。祖克柏認為元宇宙是網際網路的後繼者,其實指的就是3D網際網路,這也是下一代網際網路的主要樣貌。

沒有沉浸感就不是元宇宙?VR / AR 技術為關鍵

由此可見,照《一級玩家》的想像,以及許多科技巨頭的定義,元宇宙最與眾不同的關鍵特性就是身歷其境與沉浸感,但現今2D螢幕及手機絕對達不到。以目前技術來說,VR虛擬實境頭戴裝置是讓元宇宙及數位分身實現身歷其境式沉浸互動感受的最佳媒介與裝置。

至於AR擴增實境眼鏡,雖然談到元宇宙時常與VR並列,但AR的沉浸感還不足,無法完全身歷其境,因會不時被現實世界干擾。當然未來有可能因成本、技術、市場接受度與應用可行性等因素,而讓元宇宙走向有不同劇本,輕便型AR裝置反成為主流配備也說不定。

元宇宙另一個重要特點就是能提供使用者永續性的專屬虛擬實例(Instance)及長時間上線機制。但現實生活想長時間戴著笨重且會引起某些人暈眩的VR裝置玩遊戲都不可能了,更何況想和《一級玩家》主角那樣「生活」在3D虛擬世界,就更是天方夜譚,畢竟還涉及現實世界裝置電力、生理需求、上班、上學等問題。雖然輕便AR眼鏡可解決問題,卻免不了沉浸感不足。如何找到兼顧AR與VR優點的新技術與新裝置,可能是關乎元宇宙未來的關鍵。

Facebook執行長祖克柏介紹與Rayban聯名的AR眼鏡。Facebook提供

Facebook執行長祖克柏介紹與Rayban聯名的AR眼鏡。Facebook提供

總而言之,元宇宙是使用者必須配戴VR/AR裝置才能進入的沉浸式3D虛擬世界,使用者可在其中玩遊戲、參加社群,也可體驗開跑車、買豪宅、開Party等不一樣的生活,你甚至還能選總統、當老闆,所以任何人即使現實生活只是平民老百姓,或許能在元宇宙開闢成功的第二人生!

如果元宇宙真照真實世界數位分身方向發展,那現實世界有多複雜,元宇宙就有多複雜,所以要解決的問題(包括 AR/VR 技術、觸覺、嗅覺、味覺、裝置電力、虛擬貨幣、數位內容、應用、儲存、資安、犯罪等)多得是,故元宇宙會以折衷妥協形式存在很長時間。如果沒有中途夭折真到實現那天,也還有很長很長的路要走。

本文轉載自2021.11.4「科技新報」,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延伸閱讀

Web3時代品牌入口:NFT
數位專題

Web3時代品牌入口:NFT

聯準會升息、俄烏戰火未歇,讓全球政經局勢更加動盪,但Web3區塊鏈產業卻迎來了變革契機。而台灣,最有可能靠著新興數位資產NFT切入Web3大革命?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