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曾獲邀美國會演說!傑出學者魏文憶:女孩不來讀科技,就把科技帶去她們身邊!

傅莞淇
user

傅莞淇

2021-11-02

瀏覽數 32,150+

傑出女性工程學者魏文憶。圖/取自加州州立大學奇科分校網站
傑出女性工程學者魏文憶。圖/取自加州州立大學奇科分校網站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身為華裔女性移民,魏文憶不僅成為美國聖荷西大學第一個獲得「瑪麗皮斯蒂利獎」肯定的工學院院長,更曾在美國國會發表演說,闡述她重視多元與國際觀的教育觀點。她是怎麼辦到的?在10月27日的線上公益講座中,她無私地分享數十年投身美國工程教育的親身經驗。

就是做可以做的事,而且盡量做!

這是「美國加州聖荷西州立大學任工程學」教授魏文憶在一場為時90分鐘的線上分享會中,屢屢以謙遜口吻提及的字句,尤其在回應提問者條列魏文憶在教育領域的種種功績時。

謙遜面對諸多嘉獎,魏文憶不改初衷

在美國加州聖荷西州立大學工程學系任教的魏文憶,曾是系上唯一的女性教授,她不僅在白人男性同事中脫穎而出,當上工學院院長,更在2012年以教育貢獻獲得設計自動化研討會(DAC)頒發的「瑪麗皮斯蒂利獎」(Marie Pistilli Award),是聖荷西州立大學首位獲得這項殊榮的工學院院長。

在校內擔任工程教育與創新學習的主席間,魏文憶致力推動「女性在工程學」(Women in Engineering)與業界接軌的實務性計畫。並在2014年成立了「促進女性科技中心」(CAWIT),打造一個結合學界與業界的社群,旨在提升女性科技創新家的數量,並提供她們更穩健的科學職涯之路。

這些工作,不只是為了推動性別平等。

電腦已是普遍性技能,開啟人生更多機會

在10月27日的公益講座中,魏文憶以結合個人價值、明確論點與硬數據的方式闡述了這些行動背後的初衷與緣由。

「根據數據,1980年代時,37%的電腦系學生是女性,但現在竟僅剩20%。」她指出,「目前美國電腦產業每年製造的工作機會,高於每年的(電腦科系)畢業生數目。所以,如果可以提升女性畢業生的數量,不僅可以滿足國家需求,也可以為女性提供更多機會。」

在作法上,魏文憶也相當彈性、創新,不拘泥於現有框架,這不只是追求提升進入電子工程學系的女學生數量,更是為所有女性學生打造一個更多元、更具選擇權的職業出路。

「如果她們不來選電腦系,」她描述,「就把電腦技能帶進她們(選修)的領域裡去。」為此,她協力推出結合資訊與生物科學的新學程,為擁有許多女學生的生科領域裝備最新工程技能。

現在訂雜誌就送>>亞諾納行李箱:TSA鎖+手機支架+煞車輪一次到位

身為傑出女性工程學者的魏文憶指出,電腦技能如今更像是一種普遍性的技能,有如英語能力。就像進修英文,不代表學生會以英文作家為職涯目標。學習電腦相關技能,也不代表學生準備成為程式設計師。即使對寫程式沒有興趣,也值得進修電腦技能,因為這能夠在未來開啟更多機會、更多選擇。

更多選擇聽起來很好,但做出職涯選擇從來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尤其是在人生經驗相對有限的17、18歲的年紀。

這講求了解自己的志趣與個性、對工作環境與同袍有所預期與想像,以及正確地認識大環境的種種條件及趨勢。對此,魏文憶有切身體悟,這也成為她傾力扶持學子打造理想職涯的一大動力。

成立全球科技倡議,獲邀至美國會演說

1973年,考上台大醫科的魏文憶隨家人自台灣移民美國,面臨選擇主修的挑戰。她自陳,過去在台灣,只要專心唸書、好好考試,朝「社會性的」第一志願邁進就好。但美國沒有這樣明確的「第一志願」學科存在,這就讓她十分困擾。

最終,在修習心理學、接受輔導與性向測驗後,她走上工程學之路,認為這個領域能提供她廣泛的興趣一個相應地廣泛的出路,因為「如果你選擇的領域涵蓋範圍夠廣,總會找到可以做的事。」

從教學工作邁向行政業務,也是為了造福更多學生,為他們開啟更廣的畢業出路。

魏文憶在2004年協助成立「全球科技倡議計畫」(Global Technology Initiative, GTI),將學生送往台灣、中國、印度等地親身學習當地科技及商務發展,並與國際專業人士交流。相關經驗也成為她2006年獲邀至美國國會演說的一大養分。

她強調美國學生必須多出國增廣見識,避免過於自滿,正確地認知自己處於一個高度競爭的全球化職場,這項建議也挹注於2007年通過的《美國競爭法》(America COMPETES Act)中。至今,GTI持續因應國際局勢演變、進化,2021年也將首度前進芬蘭。

魏文憶眼中的工程學是一門實事求是的學問,除了技術能力本身,領導力、表達力、協作力等軟技能,也是成為一名專業工程人的重要資產。正確地了解所處環境的政治、經濟、社會條件背景,專注於能夠帶來正面影響的事件上。

然後,去做自己可以做的事,並且盡量地做。聽來簡單,卻也困難,但這或許就是魏文憶能在美國教育界闖出頭的祕訣。

延伸閱讀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