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大家談論「永續」「共好」,實際上可能還是圖著自身利益、各取所需,只是「合作」一起搶錢。
但今年5月疫情在台爆發,暫停原本社會運作,很多人發現,原來自己維持好並不夠,如果你不去幫別人活下來,自己也活不下來。唯有先願意「讓利」,大家變成聯盟方式來經營,才有辦法真正達成「永續」。
鮮乳坊的鮮乳,一半銷售給餐飲或烘焙業者,一半賣進家樂福等大賣場,疫情最嚴重時,這兩個通路都處於「被迫歇業」狀態。那一瞬間,我們變成一個命運共同體,他們商品銷不出去,我們向酪農收購的牛奶,就只能放到壞。
那時,我們團隊想了很多方法,看如何幫他們度過難關。例如,當餐飲業者每日鮮奶用量驟減,我們是否增加配送頻率或降低配送門檻,過去可能要20罐才配送,如今可能個位數也送,幫他們減少無謂耗損;行銷上,也免費提供我們的自媒體、舉辦共同推廣活動,盡可能幫受影響的店家促銷。
遠見會員 限定文章
時刻掌握趨勢 時刻都有遠見
- ✓ 免費瀏覽 每天 1 篇限定文章
- ✓ 文章收藏 喜愛好文隨時回看
- ✓ 會員專屬 主題型知識轉譯包
- ✓ 會員獨享 生日禮百元購物金
成為訂戶,
即可瀏覽全部「限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