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說,疫情破壞原本社會運作的模式,也讓企業營運、創新創業變得更艱難,但我認為,當世界變動愈快速,代表機會愈多,只有在變化中才能看到新機會。
當然,機會浮現也伴隨風險,所以,疫後企業要求生,就必須找出因為疫情帶來的新變化中,有哪些新的不便、怎麼從中解決,並創新?
與其說是疫情大家被迫做改變,不如說是重新發掘流程上是否有縮短時間或降低成本之處,而這都是疫後機會點。
5月中,台灣疫情爆發,大家都體驗到無法實體接觸的不方便,以及會發生哪些作業問題,這些未來還是可能會再度遇到。你可以想想,因為遠距工作,讓哪些流程有了自動化的可能?而因應人們必需宅在家的現實環境,又有哪些虛實整合的應用孕育而生了?
有一個AAMA的學生,本來是作2C的境外深度旅遊,疫情讓海外旅遊市場急凍,他開始思考,自己的核心能力,可以轉移應用到哪些現有的2B場景?
遠見會員 限定文章
時刻掌握趨勢 時刻都有遠見
- ✓ 免費瀏覽 每天 1 篇限定文章
- ✓ 文章收藏 喜愛好文隨時回看
- ✓ 會員專屬 主題型知識轉譯包
- ✓ 會員獨享 生日禮百元購物金
成為訂戶,
即可瀏覽全部「限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