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是打算老年要靠子女奉養,那很可能把自己推向一個很不確定的晚年。經建會的統計指出,2001年國內老年人口倚賴比例為八比一,指的是平均每八位青壯年人口必須負擔扶養一位老人,但到了2031年,這項比率將降至2.8:1,等於每位老人將由三位青壯年來扶養,下一代負擔得起嗎?
「以前年輕人買保險是怕死太早,現在是怕活太久,」國寶人壽經理魯祥中指出保戶現在普遍的心態。2003年利率變動型年金在市場上異軍突起,保費收入的市占率從前年的一成暴增到三成,國人開始意識到購買保險來養老的重要性。「壽險商品確定不縮水的給付,可以減少不確定因素,增加對未來的掌握度,」國泰人壽經理陳萬祥表示。
專研退休制度多年的德盛安聯資產管理退休基金董事米畢嘉(Brigitte Miksa)指出,一個完整的退休制度分為三個層次,第一層是由政府主導的退休制度,輔以第二層的企業自身退休制度,再加上個人建構而成的退休計畫才算完備。
在我國,第一層的退休保障,是勞保的退休給付,一般勞工退休後,可以從勞保大約獲得100萬到200萬元的給付,不足以活十多年;第二層的退休制度,除了公教軍警人員確定可以領到退休金之外,其餘民營企業員工保障並不高;所以大多數的人都必須倚賴第三層的個人退休財務計畫。
「一般說來,如果第一層和第二層的保障都可以領到,自己大約還要準備一半的資金比較安全,」魯祥中指出。尤其「現在許多四、五年級的人已經不相信政府的財政能力,也不相信小孩可以倚靠,所以他們要自己更努力準備養老本,」中國人壽主管也這麼說。
計算養老金的六大要素
一個人退休後需要準備多少的資金才足夠,因個人條件和想法不同,其實相當主觀,但要如何估計出符合自己需求的養老金,中國人壽建議,以下六項要素須同時考慮:包括所得替代率、通貨膨脹率、投資報酬率、工作年資、薪資成長率和存活率,其中除了通貨膨脹率有客觀的統計數據外,其他視個人情況決定。
例如最重要的所得替代率,是指退休後每個月的收入,要達到退休前月薪的多少比例,一般約在五成到七成,薪資愈高的人,成數可以降到五成;薪資愈低的人,成數就要較高。例如每月薪資所得4萬元的人,如果用七成的替代率,就得要有2萬8000元。
中國人壽建議,如果沒有房貸等其他貸款的負擔,夫妻兩人只要每月4萬元,再加上每季小旅遊和一年一次國外旅遊的費用應該就夠了。
例如,張先生月薪8萬元,估計退休時已經沒有任何債務,他的所得替代率設定為五成,也就是一個月要4萬元的生活費,再加上其他的支出,估計一年花費54萬元,他計畫五十五歲退休,如果完全倚賴年金養老,從三十歲開始投保,要領二十年的保障年金,保額大約需要1000萬元才足以安度晚年。
因為張先生是上班族,本來需要準備1000萬元資金,扣掉100萬元勞保給付,如果工作滿二十年順利自企業退休,依勞基法舊制,約可以領420萬元,最後個人要再張羅的資金剩下480萬元。
退休生活需要安養和醫療
退休生活的需求主要是安養和醫療。在安養方面,養老資金應該採取穩健保守的理財方式,保險商品強迫儲蓄、長期累積、每年2萬4000元的保費免稅優惠,以及給付所得免稅等優點,讓它成為養老規劃中不可或缺的角色。國泰人壽陳萬祥經理指出,在做養老規劃時,以下商品可以考慮:
1、短期養老保險:指繳費期滿後,若被保險人仍生存時,可以領取「滿期金」,因此消費者想於短期內快速累積一筆退休金來源時,可以選擇此種保單。
2、終身還本壽險:「一代繳費、兩代退休、三代受益」是此商品最佳的訴求,它提供每年還本或兩年還本的年金,可有效對抗通貨膨脹並抵消貨幣貶值的侵蝕,「活得愈久,領的愈久」。
3、利率變動型年金保險:針對退休或老年生活保障而設計,特色是計算保單價值的宣告利率一般都高於銀行定存利率,而且年金領取開始日由保戶自行決定,配合保戶退休年齡再分年領取年金,使晚年生活更有保障。
4、投資型商品:風險雖較傳統保險商品高,但是只要透過資產配置,並長期投資分散風險,能獲得較高的報酬。
在醫療方面,因為國人平均壽命延長,老年生活的醫療花費也相對增加,單靠健保給付已經無法滿足醫療費用的需求。以國內的全民健保為例,一個六十五歲以上的老人平均一年花費的醫療資源是5萬元,而且這項費用還呈上升的趨勢。這對沒有工作的退休銀髮族而言,是非常沈重的負擔,而保險公司所推出的醫療保險不失為減緩甚至免除負擔的最佳選擇。
醫療險備受重視
「老人只分兩種,一種是健康的老人,一種是不健康的老人,」國泰人壽陳萬祥經理指出。健康老人需要生活費和休閒費,不健康的老人還要再加上醫療費,生活費可以靠保險,也可以不靠保險,但是醫療費最好的規劃還是保險,而投保再年輕都不嫌早。
保險公司所推出的醫療險主要分四種類型:
1、住院醫療日額給付:單純因為住院的病房費補助或因為手術固定理賠的醫療費用,購買此險種應再搭配其他的醫療險種,保障才能完整。
2、住院醫療實支實付:主要為彌補健保費的不足為訴求重點,在承保限額內依實際醫療費用來給付。
3、帳戶型終身醫療:特色是理賠有最高上限,且加進「壽險」的理賠,額度約是投保住院日額的一千至一千兩百倍,此險種在未身故時是醫療險,疾病住院醫療可獲得理賠;身故後又可將未用完之餘額,當成死亡保險金遺留後人。
4、長期看護險:當被保險人發生經常臥床狀態、無法步行或不能從事日常工作等情況時,由保險給付所需的看護費用。在國外投保的比率很高,因為這是控管健康風險很重要的工具,國內目前只有國泰、新光、保誠和台灣人壽等少數保險公司推出。
醫療險是控管家庭和個人晚年財務風險的重要工具。一位保險公司的王姓主管就為自己的家庭建立起三層醫療保障網,一是全民健保,二是終身醫療險,三是一年期醫療險。他指出,因為一年期的醫療險每年再重新續約時,有機會再納入市場新推出的保障內容。
王先生一家三口一共十多張保單,包括終身壽險、醫療險、一年期醫療險、意外險附約以及還本型保險。醫療險有三種,包括日額給付、實支實付以及帳戶型終身醫療險。他表示,因為可報帳的收據只有一張,到時可以視情況,擇優決定用日額或實支實付型保單報帳。
至於還本型保險,有一張的要保人是王先生,被保險人是小孩,也就是說以孩子的年齡來計算費率,保費較低,但王先生付保費,保險受益人第一是王先生,第二是小孩。這筆錢在王先生存活期間可以用來作子女的教育基金或是自己的退休金;若王先生有意外發生時,受益人轉為小孩,未來的教育費和生活費也有著落。
國寶人壽魯祥中經理建議,保險規劃要先有購買足夠的保障型保險,例如醫療險、壽險等,之後再用收入的十分之一來買年金保險,例如月薪3萬元,一個月3000元買年金保險,長期累積,退休後就可以見到效果。(林美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