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flix影集〈魷魚遊戲〉掀起全球收視熱潮,已正式成為全球最賣座的影集。除了觀影紀錄,該劇還締造了四大斜槓效益、造就許多週邊事業。
20世紀初,南韓當地盛傳前總統金大中(김대중, 1924-2009)於一次國際會議上,聽聞現代汽車要賣出150萬輛汽車,其獲利才能等同一齣電影《侏羅紀公園》的全球總產值後,大為驚嘆,從此決定韓國未來「文化立國」政策。而此小小故事,讓我們回頭看近幾十年來韓流影視作品發展,足見其成效卓越。
想必台灣影迷心目中,都有自己喜歡的一部韓國電影或戲劇,而不只是在台灣,乃至全球各國對所謂的K-Drama(或K-Movie,如《寄生上流》於2020年勇奪奧斯卡最佳影片等四項大獎,成為首部贏得此獎項非英語電影等)的接納度,與日俱增。
然而,我認為影視作品不僅僅是提供給觀眾一兩個小時,抑或多集一季的愉悅觀賞時間,其開展出來的周邊斜槓效應,也讓影視作品成為一種「斜槓事業」(Slashies Industry) 。
好比近日全球掀起的〈魷魚遊戲〉熱潮,讓Netflix共同執行長薩蘭多斯(Ted Sarandos)大感驚艷,稱讚此片有望成為Netflix開播有史以來,最受人們歡迎的影集(編按:此紀錄已確定),準備續拍第二季外,其周邊「吸金」能力也讓人嘆為觀止。(延伸閱讀:《魷魚遊戲》正式成影史觀看次數最高的影集!它寫下哪些令人讚歎的成就?)
若放到促進南韓經濟成長層面來看,Netflix 9月表示,該公司於2016-2020年幫助南韓創造了1.6萬個娛樂產業的全職工作機會之餘,也估計為南韓貢獻47億美元的經濟產值,由此足見影視作品之振興,連同也振興了當地經濟。
魷魚遊戲掀起四大斜槓效益
且若我們集中〈魷魚遊戲〉此劇作而言,讓我印象深刻的,首先是讓觀眾認識到剛出道,抑或具有潛力的演員、模特兒之崛起。
如扮演脫北者「姜曉」的鄭好娟(本職為模特兒),藉由首次參演戲劇作品,就讓她IG原有的50萬粉絲,激增40倍,突破2000萬人(10/17為止),眾多影迷抱以熱烈期待後續演出作品外 ,間接對於國內演員人才之培養、行銷也具成果。
第二,近日暢銷全球Netflix的使用者介面頭像,新增了〈魷魚遊戲〉的角色人物照片 ,讓人深感執行長所言,此片深受全球好評不假,打響韓片(made in Korea)聲量外,同時,Netflix趁此次魷魚風潮,也推出一系列官方周邊產品。其中包括劇內參賽者所穿的編號白色T恤,與綠色外套外,還有上頭刺有∆○□的帽子,供君選擇,當然也有高價的客制化等服裝設計等,吸金效應十足。
第三,南韓〈魷魚遊戲〉宣傳組早先於首爾梨泰院處,設立了一座大型仿片內遊戲場場景、擺上一二三木頭人玩偶,吸引大量遊客拍照打卡,但後來湧入的民眾過多,相關單位考量到疫情變數,已經撤展,但劇內的「椪糖」遊戲,於地球的另一端法國,也掀起風潮。
據外媒報導,法國巴黎於10月中旬,開設了僅僅為期兩天的快閃「魷魚遊戲咖啡廳」(Café Squid Game),咖啡廳提供顧客劇內第二場遊戲的雨傘、星星、圓形和三角等四款造型椪糖遊戲,且顧客若能在限定時間內,刺出無損傷的造型椪糖,還能獲得免費觀看一個月Netflix獎賞。
而此快閃電吸引大批民眾露宿排隊外,更傳出有人因插隊,引發他人不滿,進而毆打衝突,使得快閃店提早關門呢,讓人瞠目結舌感嘆,法國人是否還原了片中衝突場面。然而這次卻不是為了賞金,僅是為了一玩椪糖遊戲,足見入戲極深。
而此「椪糖」遊戲器具,近日台灣內也可以買到,看來〈魷魚遊戲〉吸金外,間接也推廣了韓國傳統糖品。
最後,魷魚遊戲也吸引了「民間高手」網友,自創了〈魷魚遊戲〉手機遊戲回應,截自今日發文時間(10/17),也吸引了近2000多萬名用戶下載此遊戲挑戰 。
就我看來,這種非出於官方砸錢、花人的行銷手段,於收看族群主動掀起的回應旋風,更是不容小覷。因為我們常說「拿人手短,吃人嘴軟」,此片會有影迷自動自發回應,足見此片必有打中人心之處,影響他人鉅深。
綜言之,我們藉由一部僅有九集的影片,可見它於台灣或全球所掀起的巨大商機抑或文化推廣,儘管仍有許多層面有待深入探討,然則藉由上面幾例,讓人一窺,影視作品不再如同我們過往所想像,僅是給於人們數個小時的影音觀賞時光而已,它所衍發周邊效應斜槓效益或事業,遠比我們想像的還多。
(本文為作者影評,不代表本社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