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勞保基金5年後用罄!前金管會主委王儷玲:繳多領少晚退也救不了

聯合新聞網
user

聯合新聞網

2021-09-26

瀏覽數 101,500+

勞保真的不會倒?近年台灣進行一連串年金改革,卻仍難解勞保困境。張智傑攝
勞保真的不會倒?近年台灣進行一連串年金改革,卻仍難解勞保困境。張智傑攝

勞保基金將於2026年用罄,行政院日前雖編列明年撥補300億元挹注,但勞保潛藏債務高達10兆多,且已連四年收支逆差,撥補僅是杯水車薪。

長風基金會25日舉辦「勞保即將破產?要怎麼救?」突破論壇,為勞保年改找解方,其中,前金管會主委、退休基金協會理事長王儷玲認為,勞保年改不能再等,也不適用軍公教年改的繳多、領少、晚退,建議應設立儲備基金,並由政府持續撥補;台大國發所兼任副教授辛炳隆則認為提高費率恐加劇低薪問題,建議從提高營業稅2到3%下手。 

王儷玲表示,勞保年改歷經三位總統皆無法提出解方,但年改已經不能再等,她指出,截至2020年底,勞保基金約有7851億規模,但潛藏負債已高達10兆多,提存率只有7.16%,排名世界最低,隨著未來高齡化、少子化加劇,繳交保費的人將遠少於領保費的人,勞保財務惡化將越來越快。

前金管會主委王儷玲疾呼退休金改革要加快。張智傑攝影

前金管會主委王儷玲疾呼退休金改革要加快。張智傑攝影

而她認為,軍公教年金改革的多繳、少領、延後退方向,已經救不了勞保財務,勞保年改應是長期的改造工程,不期望一任總統就能到位,她建議改革方向包括成立起始規模至少3000億到5000億的儲備基金,讓政府撥補制度化;提升政府基金投資報酬率,以及開放勞退金自選機制,作為勞保改革配套。

辛炳隆:勞保年改代價該由誰承擔? 

辛炳隆表示,勞保年改邏輯其實很簡單,就是開源、節流,但問題在於代價應該由誰承擔?

他指出,2017年版本的勞保年改草案,以「繳多、領少、未來再持續改革」為主軸,卻未顧及代間、代內正義,因為提高保費費率、延長平均月投保薪資計算期間,只會讓雇主把保費提高的成本轉嫁到勞工身上,不願為勞工加薪,讓投保薪資原本就比較低的低薪族,處境更艱難。

辛炳隆認為,應將未提存精算負債(潛藏債務)與未來服務成本做切割,未來服務成本回歸平衡費率,確保未提存精算負帳不再增加,也可從提高營業稅率,撥補進勞保基金來擴充財源;此外,應提高投保薪資上限,讓高薪的人在改革過程中負擔成本,並且讓所得替代率採累退制,增加保費收入之際,不會一併增加給付支出。

他還提到,老年經濟生活要有保障,光靠勞保年金絕對不夠,所以還要靠個人儲蓄,政府應鼓勵年輕勞工自提,訂立薪資門檻,並採共同提撥方式,假設勞工願意自提3%,政府就幫忙再提撥1%,鼓勵低薪族做儲蓄準備。

勞保、勞退兩種制度大不同!遠見整理

勞保、勞退兩種制度大不同!遠見整理

提高營業稅,專款專用補勞保財務缺口 

燃點公民平台監事、好命退休共同主持人蔡致中也認同應提高營業稅。他表示,台灣營業稅5%,全球最低,以2020年營業稅收為4372億元為例,若加增2%,等於可增加1600億元,可以專款專用方式全數撥補勞保財務缺口。

蔡致中另提及,目前勞保投資還是舊思維的投資方式,建議應引進專業投資機制,讓投資機構法人化,並設立儲備基金。

本文轉載自2021.09.25「聯合新聞網」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延伸閱讀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