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場外看冬季奧運

陳明湘
user

陳明湘

1988-04-15

瀏覽數 13,750+

場外看冬季奧運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本文出自 1988 / 5月號雜誌 第023期遠見雜誌

在加拿大卡加立冬運的三週是段值得回憶的日子,特別是住在選手村裡,增加了不少見聞。

選手村對外人來說是個不易進入的神祕地方,接待任何訪客必須由該國團長二十四小時之前填表申請,同一時間最多只可有兩位訪客,並須由隊員隨時監護,不得個別行動。記者們只得在特定的範圍內攝影,選手們對這樣的規定非常感激,因為只有如此,他們才可徹底放鬆、好好休息,不用擔心穿了睡衣的鏡頭上報。

國際奧委是「特權階級」

這兒的「特權階級」是國際奧會委員,他們住在城裡的高級旅館,看比賽有最好的免費席次。許多有皇室的國家都是派皇親國戚競選奧委,因為他們比較容易建立國際關係。

英國新選上的奧委是安妮公主,她是和吳經國先生同時當選的。安妮公主與其他貴族不同,她一來就穿了隊服與英國選手、職員們一起在餐廳聊天,要不是別人常回頭看,她倒一點都不顯眼,也許因為她曾是奧運選手,在此場合非常自在。

盧森堡大公及夫人就不一樣了,他們年齡較長,西裝皮裘,前呼後擁,馬上引起注意。摩洛哥王子艾伯特是另一位貴族奧委,也是雪車選手,先是住在豪華旅館,開幕前就搬進選手村與隊友同住。常見到他進出電梯,有一天還看到他的國王父親及姐姐卡洛琳公主。

村裡村外最引人注目的,除了選手之外就是義務工作人員。他們穿著淺藍色的制服,按職務類別配上不同色彩鑲邊--淺紫、淡黃、粉紅等,再戴上白色牛仔帽,瀟灑極了。

卡加立只有六十萬人口,竟出動了一萬多位義務人員。他們不但擔任司機也兼嚮導,更是加拿大最好的「親善大使」。

當地的公司非常鼓勵他們的員工為奧運工作,有些公司對員工請假期間所損失的薪金補貼一半。大會會長曾說,沒有這些熱心的工作人員,這次冬運根本就辦不成,遑論結束時的二千多萬盈餘。

中華民國共有二十七人住在選手村,選手十三人,教練六人,其他是行政人員。團長湯銘新教授是位經驗豐富的奧運領隊,對選手恩威並施,是個大家長,他的寢室就是代表團的辦公室,他經常在那兒坐鎮。

不比金牌得主遜色

其他行政人員也各有專職,有的是「交通部長」、有的是「財政部長」,體協的詹德基先生是「太史公」,經常埋首整理比賽紀錄與資料,有時與教育部林國棟先生一同外出瞭解比賽狀況,以作日後我國參加冬運的參考。

這屆冬運我國選手雖然未獲任何獎牌,但在不利的環境中努力奮鬥,充分發揮了奧運的真精神,這點比起金牌得主,毫無遜色。

雪撬女選手鄧碧惠是從千餘人報名的運動員中選出來的,選上以後才被分派接受雪撬訓練。問她害怕嗎?她說:「怕什麼?很好玩。」

她雖是第二次參加冬運,但這回賽前只在奧國作了短期訓練,就來與世界各國長年苦練的冠軍選手一較長短。韓國的電視記者對我國這位女選手的勇氣最為敬佩,因為韓國是寒帶國家,還沒有這樣的女選手。

別人對我們的選手如此讚許,而國內有些報紙竟還嫌他們沒有上榜。英國的滑雪跳躍選手「艾迪飛鷹」雖得最後一名,但他非常努力,勇氣可嘉,英國報紙在比賽期間對他天天捧場,現在反成了國際英雄。

陳金山、李政道的二人雪車是這次成績最好的項目,分組賽名列十五。四人雪車稍差些,但他們幾人速度快,反應好,若假以時日多加訓練並累積經驗,前途一定不可限量。

滑雪選手在超大曲道比賽表現不錯,在一百名選手中,翁慶銘名列五十五,林志良得五十七。後來的大曲道比賽,因為服裝未按規定送檢,被取銷資格,十分可惜。

這次滑冰隊男女選手各一,男選手劉中達去年曾入圍美國全國成人組晉級賽,是個段數很高的選手。 他的教練金肯絲女士來頭也不小,曾是奧運冠軍,因此大家對他期望頗高,但劉中達比賽結果並不如理想。我們為他惋惜,他自己也很難過,這是因為與賽的二十八名選手個個傑出呢?是他指定圖形項目表現失常了呢?還是國際裁判欺負我國沒有裁判,而給低了分數呢?

缺乏公平競爭的籌碼?

滑冰的評分一向是主觀的,愛國裁判事件也常公然發生。我國目前滑冰運動的致命傷除了沒有合規定的場地外,就是沒有國際裁判;沒有裁判在場參加評分就等於缺了公平競爭的籌碼。

劉中達與女選手李博玲雖然沒有名列前茅,但是比賽時表現得中規中矩、盡心盡力,都是非常稱職的選手。李博玲自己很高興能在我國運動史上留下一頁,成為我國第一個參加國際比賽的滑冰女選手。

遠見訂閱贈西堤餐券2張,知識與美食一次滿足!優惠組合價$2,880,立即訂閱>>

這也是她最後一次參加奧運,她十一年來每日清晨五時開始的訓練生涯也告了一段落。但她對滑冰協會表示,她從選手生涯退休,卻並未從滑冰運動退休,今後除學業外,將致力培養自己成為一個好教練或國際裁叛,以回報國內這三年來對她的愛護與栽培。

從卡加立回來後,這兒的中國朋友最關心的,除了滑冰皇后薇特外就是:「你們和大陸隊有接觸嗎?相處如何?」

在選手村裡一般說來,大家本著大會「分享」與「參與」的精神,都不分國籍地打成一片,飯桌上、排隊時,見面都打個招呼,寒暄幾句。大陸隊職員和教練的開場白通常是:「現在開放探親啦,歡迎你們回來玩。」有的加上:「你們參加了四項比賽,我們又參加了四項,加起來,什麼都有了。」

但大會期間有些人士在背後做了一些小動作,不但影響了大家表面上的和氣,也使我國的行政人員花了不少時間與精力來處理這些事。

畫國旗也被抗議

一開始,就有人暗中干擾開幕典禮入場排名順序,希望我們與大陸前後相連,後來幾經協調,總算在開幕前一天,才按照奧會原來的規定解決了。後來,又因我國有些選手為了愛國做了些「小不忍」的小事情,對方乘機向大會正式書面抗議。

原來在選手村餐廳旁邊有一面牆由選手簽名,上面密密麻麻全是人名、國名。我國選手很自然的簽上:「中華民國某某某」。不到半天,就有人從成千的簽名中,把「中華民國」四字畫掉。

另一面牆是讓選手畫壁畫的,旁邊放了各色顏料隨便大家塗鴉,算是餘興活動之一。不少人是畫國旗,我國選手也畫了面國旗。

雖然湯團長一再叮嚀,選手們也知道按照奧會規定,我們不能用國旗國歌,但這是餘興自由畫,應該不成問題吧?

不然。當晚選手村村長就收到大陸隊的正式書面抗議。雖然他本人同意這是好玩的事,不必認真,但既然對方正式抗議,他只得處理。他問我們同不同意由他找人在國旗上蓋上和平鴿,省得對方小題大作。

過了幾天,又因為我國雪車隊員頭盔上貼國徽,對方更告狀告到加拿大外交部。中華隊因此被國際奧會嚴重警告,幸好由吳經國委員、張彼得副會長和湯團長及時處理,才化險為夷。

我們不知道對方在背後所做的這些大小動作,全是受政府指使的呢?還是只是少數幾個人小器多事?

我們的滑冰場在那裡?

這次冬運卡加立新建了不少設備,包括滑雪跳躍台、雪車、雪撬冰道、大型體育館、滑雪場等,其中最令人讚羨的是一所耗資四千萬美元的室內競速滑冰場(世界上僅有三座)。

這滑冰場不但設備第一流,而且設計美觀雄偉,場內四周全是玻璃窗,吸收自然光線。此外不論大廳地面的嵌瓷設計、走道上兩邊的雕花玻璃窗,及窗外的雕塑全是藝術家的精心傑作,一走進去還以為是美術館。原來此建築的大半經費是來自藝術基金,如此融體育與藝術為一體,又實用又悅目的體育館還很少見。

國內無標準滑冰場

這次冬運競速滑冰是有史以來第一次在室內舉行,結果每次成績都破世界紀錄,不用說此地以後一定經常是世界頂尖選手風雲際會之地。

看了這麼漂亮的滑冰場,難免想到我們的滑冰場在那裡?我國現在國民所得不斷提高,我們的滑冰協會也已加入國際組織五年多,參加過兩屆世界錦標賽、一屆奧運,但國內卻連一個合乎規格的滑冰場都沒有,目前為了參加國際比賽只得徵召海外選手。

一九八六年,也曾派過國內滑冰選手參加世界錦標賽七他們天資都很高,靠自己看錄影帶及參考書苦練出來的,但到日內瓦,一看場地比國內大兩倍,根本無法適應,只得退出比賽。

雪車雪撬運動因氣候關係無法在國內推廣,為了參加比賽,只得採取選拔出國訓練的途徑,但是滑冰運動只要有合規格的室內場地便可不分季節全年推動,況且滑冰不論花式或短道競速都不受體型限制,有了廣大的運動人口後,傑出的人才自然便會輩出。

據說台灣以前曾有民間人士願意投資建滑冰場但無土地,筆者現住在美國明尼蘇達州的明城,這兒的大都會區,人口僅二百萬,合規格的公私營滑冰場近二十個,多半是建在公園裡,由市政府或郊區各小鎮的公園娛樂園經營。

這兒的公園除了風景外就是育樂設備,棒球場是不可缺的,此外就是滑冰場、游泳池、網球場等,少數也有高爾夫球場。我國主管公園及體育的機構是否也能有類似的合作構想呢?我國現已步入世界經濟大國之林,在國民生活素質,精神及育樂建設上也該迎頭趕上才好!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