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賓州一位自由撰稿的女作家去年年初高科技股當紅的時候,把大部分存款投入股市,希望好好賺一筆錢,買間比較高級的房子。但是事與願違,隨著以科技股為主的那斯達克指數(Nasdaq Composite Index)慘跌,這位作家投資的股票價格不斷下滑,最後不但房子買不成,還得搬到比原本更小的出租公寓。接受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採訪的時候,她說令她最傷心的事是過去七年辛辛苦苦存的錢,不到一年就全部賠光了。
這位作家的悲慘遭遇讓許多投資人感同身受,股市重挫,經濟衰退,全世界的網路、個人電腦、半導體、通訊、光纖……等相關個股無一倖免,連思科(Cisco Systems Inc.)這種上市交易十一年來,每季業績都超過華爾街分析師預期的超級公司,股價也從80美元左右的高檔劇降到15美元以下。不過,股市獲利的最佳法則永遠都是高點賣出、低點買進,經過直線下滑的重挫之後,基金經理人表示股市的上檔空間比較多,下檔風險(downside risk)則相對有限,那斯達克指數跌破1800點、日本日經指數與香港?生指數跌破13000點、台灣加權指數破5000點的機率非常小,現在應該是開始找買點的時候了。
第三季可能觸底反彈
美國商業部4月底美國公布第一季經濟成長率,2%的成長比原先分析師預期的1%為佳,也比去年第四季1%來得優異,顯示產業信心逐步恢復當中。這兩項重要的經濟指標代表了景氣落底的時間已經比較容易預測,不再像前一段時間能見度太低,根本看不出來任何落底的跡象。怡富投信亞洲科技基金經理人楊逸楓指出,「今年第三季大環境bottom out (觸底反彈)的機率已經比較高了。」
這個看法和有「台灣半導體教父」之稱的台積董事長張忠謀互相呼應,他在法人說明會提到第二季是半導體(IC)景氣最差的時候,第三季緩慢復甦,第四季配合季節性(耶誕假期)旺季,需求將強勁成長。IC廣泛應用於電子、電腦、通訊、汽車、手機、網路等產品,在資訊產業復甦或衰退時具有相當的領先指標作用。
刺激低迷的景氣當然和利率少不了關係,從今年元旦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無預警調低利率之後,到5月15日為止已經連續調降五次,而且FED暗示未來還可能繼續降息。基金經理人表示,降息以後通常需要三至六個月才能見到成效,所以第三季落底的預測是很有可能的。
就股票籌碼面分析,很多法人從去年以來一路砍殺股票,持股已經降到很低的部位。其實他們冒的風險相當大,將來一旦觸底反彈,漲勢勢必又兇又猛,低持股反而會成為致命傷。保德信元富大中華基金經理人郭繼儀就表示,隨著利空出盡,這些法人必須回補股票,因而對下半年行情有幫助。大中華基金今年前三個月的報酬率高達11.6%,在投信投顧公會追蹤的十九支區域型基金名列第一。
寶來證券集團專業經理人(前寶來投信美台雙利基金經理人)蔡孟宏認為美國通訊類股(如電信相關業者,不包括通訊設備商)和儲存(storage)值得加碼,即使很多分析師均不看好通訊公司的前景,但是蔡孟宏指出,這些公司再怎麼差也不可能倒閉,而且股價跌幅夠深,未來有跌就是買點。美台雙利基金一至三月報酬率為7.2%,僅次於大中華基金。
法人看好加碼台灣
既然美國最壞的情況有機會在第三季出現,與美股連動性很高的亞洲股市應該怎麼觀察呢?建弘投信亞洲科技基金經理人黃巧文表示,亞洲股市還是多少會受到那斯達克指數的影響,但已不像去年那麼大,主要的原因在於去年亞洲大多數股價的修正比美股還要激烈,「亞洲許多股市平均本益比下降到十到二十倍之間,已經來到中、長期投資價位。」
經理人的策略是從第二季中一直到第三季初開始進場,選擇的潛力股包括晶圓代工、DRAM、IC設計、PC、手機、手機零組件、TFT-LCD(薄膜電晶體液晶顯示器)、驅動IC、通訊與儲存(見一四三頁表),預計加碼的地區以韓國、日本、香港、台灣和美國為主,其中又以台灣被經理人一致看好。
台灣股市5月份的行情如同初夏的梅雨季,令人心煩。投資人擔心第二季傳統淡季業績不佳,不願意參加除權,使得棄權賣壓沈重,股價節節下滑,這種情況看在經理人眼裡反而是逢低布局的機會。黃巧文指出,「以台灣在亞洲區的產業競爭力、 經濟實力、相對美國及其他亞洲對手便宜的股價評價,最近的回檔修正為投資人提供另一波投資的契機。」
經理人指出,晶圓代工(全球前三大業者為台積、聯電、新加坡的特許半導體)和DRAM業者(韓國三星電子、美國美光科技、台灣的華邦、力晶等)在經過股價慘跌、產能利用率大幅下滑、今年前兩季獲利衰退甚至賠錢的困境之後,情況幾乎已經壞到不能再壞了。況且這些公司的資本額龐大,長久以來的經營績效有目共睹,對景氣低迷的應變能力也比較強。
TFT-LCD族群挾著達?科技合併聯友光電,與產品售價已經跌到了廠商經營成本的兩大題材,第二季表現相對強勢。雖然可能到年底才能判定業者今年是否有機會小賺,經理人指出產業最壞的情況應該就是現在了,股價的下跌空間有限。
即使全球經濟有落底的跡象,但是由於高科技公司堆積了大量存貨,嚴重削減資本支出,思科、易利信、飛利浦及德州儀器等重量級科技廠商紛紛宣布裁員數千人、甚至上萬人的計畫。再加上股市重挫,投資人財產嚴重縮水,短期內經濟要完全回復成長的動力可能不是很容易。
CNN的報導指出,美國科技公司去年第三季的獲利平均還有42%的成長,到了第四季只剩下3%,今年第一季急轉直下,衰退了40%,未來三季也可能是減少的情況。這些數字顯示了美國歷經十年經濟榮景與股市多頭行情之後,經濟已經欲振乏力,科技業者的盈餘也好不起來。
全球景氣不振,是否能如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爆發以後,很快地恢復經濟的活力,還需要繼續觀察。投資股票最難的地方除了尋找高點賣出之外,就是找到景氣即將復甦的跡象,在股價低點買進,以獲取倍數的報酬率。在此之前,企業盈餘衰退的利空仍將出現,當利空不斷出來之後,股市底部來臨的時間可能也不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