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不改變 就等著被改變

陳昺豪
user

陳昺豪

2001-06-15

瀏覽數 13,600+

不改變 就等著被改變
 

本文出自2001科技排行特刊

Q:為什麼選擇光通訊做為公司的轉型方向?

A:因為過去我們就有fiber(光纖)的基礎,光纜大概占了華新麗華三分之一的營收,所以我們對材料科學有很好的掌握。

有了這樣的基礎以後再往上走,建立一些光通訊的元件,甚至我們希望做到次系統,這個模式有點像是美國康寧(Corning)的模式,他也是從傳統的產業轉過來,我覺得這是一個很好的模式。

當然我們做的產品、我們的思路不能跟他走,跟著走就還是個follower(跟隨者),我不能只做一個me too(模仿者)。也許一開始我們做的東西是me too,但是要從me too裡變成一個leading position(領導地位),這就是布局和策略的問題。

Q:但是現在光通訊市場都掌握在大廠手中?

A:光通訊現在還是個混沌時期,既然是混沌時期就不能說誰是領導者。現在的領導者在下一個世代裡,如果你的方向選錯或是沒看準的話,you’re not a necessary leader(不必然是領導者)。

以硬碟機為例,硬碟的體積愈變愈小,每一個變小過程中的領導者都不是以前原本的領導者。

有本書叫《創新的兩難》,就是在說,一個公司當你成功的時候也埋下你失敗的因素,因為你的文化、思考方式、機器設備全部是過去的模式,所以你會follow(依循)著那個模式下去,當有一個新的東西出來,你即使看到也來不及趕。像IBM這麼大的公司,難道不知道PC嗎?但是因為miss judge(錯估),IBM就不是 PC的領導者了。

我們看到光通訊已經進入chaos(混沌),是很好的機會,你必須知道自己的優勢在哪裡,所以我們走硬體,以零組件為主。

光通訊時代來臨

Q:還有哪些其他的優勢?

A:我們有很多的客戶都是像中華電信、固網這些用到光纖的客戶,所以我們就可以往上面再建一些components(零組件)。

另外華邦也可以在半導體上提供我們很好的經驗,我們也有派人去受訓,像這些都是我們的synergy(綜效),市場和技術上的synergy。

Q:除了光通訊以外,好像也有打算做微機電?

A:對,我們一開始就決定先做微機電(MEMS),微機電是一種半導體技術的延伸。因為現在的光通訊元件有問題,第一個太大了,第二個它沒辦法整合起來,第三個cost(費用)太高,第四個更嚴重的是reliability(可靠度)不好,所以我們把微機電當成一個platform(平台)。

只要2,880元,雜誌+亞諾納25吋行李箱一次帶回家!

雖然現在光通訊的元件還不需要用到微機電,但是三到五年以後一定會需要的,現在我們就要把這個平台建立起來, 9月份就要在楊梅開工了,也許一開始做的東西不是optical(光學),但是我也會開始試一些optical的東西,因為用微機電來做光的東西還不成熟,但是I know it’s coming(我知道它就要來臨了)。

Q:除了美國以外,也會去大陸設廠嗎?

A:華新麗華在大陸本來就已經有十三個廠,等楊梅的光電中心、聖塔巴巴拉(Santa Barbara) 的點照顧好之後,我們就開始要去大陸開點,這是遲早的事情,主要也是利用他們的腦力。大陸現在有兩個光通訊的重心,一個在武漢,一個在廣州。

大陸本身也是一個很大的市場,我相信大陸的光通訊市場會超過美國,所以也不排除將來如果要固定的量產,很可能會在那邊做,但是那是比較後期的事,大陸的人才我們會先運用。

Q:所以現階段是運用美國和大陸的腦力,量產會放在台灣和將來的大陸?

A:對。為什麼量產很適合在台灣?因為台灣在半導體的技術和人力是這三個地方中最好的。

先建立基本技術

Q:產品的規劃方向會是如何,是從主動元件開始?

A:我一直強調的,你要把基本的技術建立起來,至於去做什麼產品,現在要去identify(確認)產品還太早,因為那產品還不存在。等到增進你的能力以後,再和客戶合作,看他需要什麼,然後希望我可以提供他解決方案,不是閉起門來做產品,然後要客戶跑來說這個我可以適用。

Q:為什麼選擇在這個時候轉型?

A:其實去年發行GDR(海外存託憑證)的時候我們就在想轉型的事情,去年10月董事長(焦佑倫)也在一個會議裡,宣示華新麗華為什麼要改變的原因就是:今天不改變的話,你面臨的risk(風險)可能比改變之後的risk還要來得大,你不變,就只好die out(出局)。

舉個很明顯的例子 ,瀚宇彩晶是我們的一個關係企業,做TFT-LCD(薄膜電晶體液晶顯示器)的那個場地三年前還是華新麗華做PC(Pre-stressed Concrete,預力混凝土用)鋼線的。華新麗華三十五年前成立的第一個廠做的就是PC線,那時候橋梁、公路建設都需要用到PC線,三年前,我就看到那個廠拆掉,設備閒置在那,有些甚至處分掉了。

Q:是市場消失了?

A:市場萎縮了,到大陸去了。當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道路、橋梁等基礎建設就開始緩減,跟美國一樣,那怎麼還能做這個廠?所以我們就把這個廠結束掉,整個廠打平,蓋一個瀚宇彩晶,同樣一小塊土地,卻有幾百倍的產值,完全不一樣了,同仁們的感觸都很深, you either change ,or be changed (不改變,就等著被改變)。(陳昺豪)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