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零歲開始投資,二十年後台灣第一

成章瑜
user

成章瑜

2003-02-01

瀏覽數 15,500+

零歲開始投資,二十年後台灣第一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本文出自 2003 / 2月號雜誌 第200期遠見雜誌

世界所有的國家,都在進行教育改革。全世界都知道,要成為先進國家,必須要有人才。

要有競爭力的人才,教育必須先進行腦內革命。

教育有四個非常重要的目的:第一,學習如何學習( learning how to learn)。

以前的人學習速度太慢。有了電腦後,人類學習的操作系統變快,但真正關鍵不在電腦,而在人腦是否提前開發。

我們腦部的操作系統是什麼樣的?老師和父母,都說你讀一次不會,就讀二次,讀二次不會就讀三次,讀多次就會了。但是,究竟該怎樣學習?一定要先瞭解腦科學。

1990年後,美國參議院通過所謂腦的十年計畫( The decade of brain),投進很多資源研究人腦。

1982年時我們已經知道,左右兩個腦的功能不一樣。腦的發展關鍵在零到三歲、三歲到六歲兩個階段,一個人的人格特質、學習能力通常就在這個時候定型。

腦的神經元本來沒有連線,一般人在零到六歲之間,大約90%的腦神經元完成連線。因為連線,使得我們能思考,母語的學習也因此順利進行。

科學發展進步神速,但我們的教育並沒有隨著進步的科學而改變。我主張教育從零歲開始,這樣到十六歲就能完成博士課程。只要把資源提前投在零到六歲,學習速度就會加快。

第二,教育的目的,是要使得一個人成為成熟(mature)的人,就是人格(personality)。

第三,腦的主要功能是創新,不是記憶。我記得的都是概念,看書用眉批,很快記憶,有時一天晚上看兩本書。

在零到三歲之間,左右腦還沒有完成連接。左腦是語言的腦、分析的腦、邏輯的腦;右腦是影像的腦、高速學習能力的腦、整合能力的腦,能夠把複雜的東西變成簡單。

三歲之後,語文會了,漸漸由左腦控制了整個腦。右腦反而沒有發揮它應有的功能。例如創意,我們原本以為人所受的教育愈高,創意也應該愈豐富,但事實並非如此。

怎麼證明呢?Leadership 2000(二十一世紀專案領導公開班)的創始人蘭德(George Land),曾對一千五百名五歲的小孩子做測試,測試的方法是採用NASA( 美國太空總署)選擇科學家以及工程師用的方法。結果發現,98%的兒童都具有高創造力。

現在訂雜誌就送>>亞諾納行李箱:TSA鎖+手機支架+煞車輪一次到位

再過五年,針對同樣的對象再做同樣的測試,只剩下三分之一具有創造力,比例從98 %降為30%。

又過了五年,孩子已經成為十五歲的高中生,再做相同的測試,就只剩下12%仍然具有創造力了。

他發現以上現象時,感到非常訝異。於是再對二十萬名二十五歲的人做同樣測試,結果比例竟然降到2%,可見我們並未有效運用右腦。

人生的意義在享受人生

孩子小時候總是好奇,都會要求做這個做那個,但是父母、老師則說這個不行那個不行。教育幾乎都是考試,要求標準答案,孩子們完全被規範住了。教育最大的敗筆就在這裡。其實教育要教的就是思考。我認為考試應該廢止,或者只是做為參考。

第四,人生的意義在享受人生。為什麼要享受人生?因為我們的學習能力強,我們是成熟的人、高EQ(情緒智商)的人。有同理心的人,就會享受他的人生。每個人都能發揮他的核心專長、個人的特色。所以說,沒有學習上的無能,只有教學上的無能。

我有一個想法,如果給成績差的學生選擇老師的權力,他一定能學得非常好。所以我說,我們的教育犯的最大錯誤, 就是由老師選學生,事實上應該由學生選老師才對。

如果一流的老師教出來的就是一流的學生,為什麼要讓三流的老師來教呢?

另外一個問題是,當孩子英文很好,數學不好時,父母就要孩子補習數學,這種作法也是錯誤的!

孩子不喜歡的東西,父母為什麼要強迫他去學?補數學的結果是連英文都考壞了,既然他的英文很好,為什麼不讓他在英文上下功夫,讓他變得更突出。每個人應有核心專長,就像企業應有核心競爭力。

我主張把所有的大學重新整合出三所國立大學。專門做基礎研究的、研究真理的學校,由國家出資辦學,其餘的大學全部導向民營。

我主張我們的教育,應該提早從零到六歲開始。做好幼兒和兒童教育,就是是愛的教育、創新的教育,也是心的教育。如果能做到這樣,我們的社會,必然會變成以下的社會:大家互相合作,互相尊重,而且學習的速度也會加快。學習快就能跑在前面,企業內員工的學習能力和學習意願能提升,自然就具有競爭力。

如果政府的教育政策改成從零歲開始投資,二十年後,台灣的人才競爭力一定是世界第一。(成章瑜採訪整理)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