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在思考周轉率和周轉期間時,也會在會計數值中,納入時間軸來考量。這個時間軸是很重要的觀點,因為在商業活動裡,時間是最大的資源之一。(本文摘自《會計之神教我的金錢守則》一書,作者為天野敦之,以下為摘文。)
「不論是庫存還是應收款項,都要盡可能快點變回現金才好。反之,付錢就要儘量慢。如果收錢快、付錢慢,那資金流就會更為寬裕。」
「收錢要快,付錢要慢,原來如此,這樣資金就會變得充裕了!」
「如果資金充裕,便可以用這些錢投資。換句話說,收錢快、付錢慢的做法,可以達到和調度新資金一樣的效果。」
「和調度新的資金一樣,這是怎麼一回事呢?」
「你想想,如果錢回收得慢,手頭就沒現金,相較之下,如果回收得快,手上就有錢了,所以,這不是和調度新的資金一樣嗎?把這些錢用來投資,讓錢活絡起來,就可以生錢子錢孫了。」
只要回收得快,就可以達到和調度新資金同樣的效果。
所謂的提高周轉率,指的就是這個吧?
「日本企業在這一塊很寬鬆,但外資企業(註)在此處卻要求得很嚴格。所以它們的資金才會如此充沛,也就能進行大規模的投資。像亞馬遜或是蘋果等大企業,在付款的幾周前,就已經把貨款都收回來了。這真的很厲害,可以說它們就是靠著這一點,才能夠大膽地投資。」
說起來,以前和外商公司做生意的時候,他們也曾經過分地要求超長的付款期間。這也是外資企業這麼強大的原因嗎?
「不過,在現實生活中,如果該付的錢拖延太久,會失去信用,所以這時還是趁早付掉的好。只是你要記住,晚點付錢和調度資金的意思是一樣的。」
「是,我知道了。」
「另外,在思考周轉率和周轉期間時,也會在會計數值中,納入時間軸來考量。這個時間軸是很重要的觀點,因為在商業活動裡,時間是最大的資源之一。」
時間是最大的資源?
「就算經營決策相同,如果時間點不對,結果就會天差地遠。而且,經營決策的執行少不了資金。所以盡快把資金收回來,也可以讓企業不會錯失時機。」
「經營決策如果不夠即時,是會致命的。」
「經營決策一定要有資金做後盾。經營戰略和財務戰略互為表裡,實為一體。做業務的你,讓應收款項和庫存的周轉率提高,也會對公司的經營決策造成影響喔。」
原來如此,我一直以為,只要達到設定的業績目標就好了,現在才了解,自己的目光有多麼地狹隘。
註:亞馬遜或是蘋果公司,就是利用這個方法創造豐沛的現金流,但反過來說,這個做法也可以說是強迫客戶來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