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當急,醫療病床不足怎麼解?台灣小智研發、輔大醫院與台灣設計研究院,三方攜手獨創出MAC WARD模組化病房,做到方艙醫院做不到的事。
衛生福利部去年已盤點,國內負壓隔離病床數約有1000床。隨著近日確診人數持續攀高,民眾不免都在問「隔離病房,夠不夠?」
能解決這種隔離病房「需要用時方恨少」的難題,一年前的5月15日,在輔仁大學附設醫院,台灣製造、全球首間「MAC WARD模組化病房」開箱亮相,給出了一套全新解方。
省錢易組裝,還能遠端監控
「MAC WARD模組化病房」的名稱,直接闡明了它的獨特之處。三個英文字母分別代表:模組化(Modular)、可適時調整(Adaptable)、可功能轉換(Convertible)。
如此顛覆傳統的建設方式,是由國內三方團隊攜手開發,包括了曾參與花博的小智研發、輔大附設醫院創新發展室,以及台灣設計研究院。
遠見會員 限定文章
時刻掌握趨勢 時刻都有遠見
- ✓ 免費瀏覽 每天 1 篇限定文章
- ✓ 文章收藏 喜愛好文隨時回看
- ✓ 會員專屬 主題型知識轉譯包
- ✓ 會員獨享 生日禮百元購物金
成為訂戶,
即可瀏覽全部「限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