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都以為資訊科技談的,全部都是0與1的數位訊號,其實,資訊科技還有一大部分是關於聲音與影像的,而當中的功臣便是類比晶片。
類比晶片可以說是人類與機器之間的溝通橋樑。人類溝通需要聲音與影像,而類比晶片便是傳達影音訊號的工具。
技術上而言,類比晶片最重要的,就是提供臨場的聲音、清晰的影像,因此,必須具備高速資訊傳輸介面,以及減少輸入輸出端子傳遞雜訊的功能。
業界常說做類比晶片是一種藝術,可謂其來有自。類比晶片要達到高傳真影音效能,必須倚賴高度整合功能技術(LSI)。
高度整合功能技術顧名思義便是將不同功能的模組塊(Blocks)予以整合,如何有效整合便是一項難題。此外,功能整合愈多,耗電就愈大,尤其是一些掌上型電子產品如手機等更是如此,如何減少耗電但不影響晶片運作,這是類比晶片的難度與挑戰。這必須倚賴設計者經年累月的心得與經驗,並非幾張電腦跑出來的IC(積體電路)設計圖便能完成的。
放眼未來,類比晶片將是一場創意的競賽。創意的具體實現便是IP(矽智財)。未來誰掌握了更多IP,就有機會掌握更大的市場。整合功能的多寡,端看使用IP數量。沒有強大、精準驗證的IP庫,就無法完成一顆好的類比晶片。
另外,完整的服務更是保持市場優勢的不二法門。
台灣每年出口的資訊產品量數以千萬,如果當中一個環節出現問題,可能影響甚大,此時如果晶片廠商能提供良好服務與解決方案,即時地化解問題,不僅挽救上億元的訂單,更能建立起一個長期穩定的名譽。
台灣近年來推動晶片設計產業,但在類比晶片發展上,台灣仍需要更多時間學習探索。晶片設計不像DRAM(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製造,一貫流程不斷地進行複製,滿足千萬個客戶。
晶片設計要求客製化,可說是千萬項流程才能滿足一個客戶需求。
台灣許多晶片設計公司表現優異,但仍多著重在數位晶片設計,同質性較高。相較之下類比晶片設計需要IP的量與質都很嚴苛,並非一蹴可幾,台灣如果能請國際上有經驗的人回國帶動,可能有助加速類比晶片設計發展。
以類比晶片銷售而言,亞太地區是一年來成長最快的區域市場。2002年上半年亞洲市場占公司銷售量達44%,比去年同期成長12%。放眼未來,亞洲將持續占有類比晶片市場重要地位。(高聖凱採訪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