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pida Memory、三菱、NEC(恩益禧)、日立(Hitachi)、力晶五家日本與台灣的半導體公司10月份在東京、台北同時召開記者會,難得這麼多家日本大廠同時聚在一起,為的就是替Elpida助陣,向全世界展示日本繼續留在DRAM(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市場打拚的決心,同時也擔起挑戰全球市占率前四名的任務。
三年前,DRAM景氣不是很好,NEC與日立為了更有效應用資源,將旗下的DRAM部門整合起來,成立了Elpida。雖然兩個大股東全力支持,可是Elpida的全球市占率一直沒法超過10%,遠遠被韓國、美國及德國對手甩在後面。日本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二、三十年來在半導體業界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當然不能眼見自己被邊緣化,於是Elpida找上了以量產能力、生產彈性見長的力晶,希望取得市場領導者的地位。
「我們過去在產業遇到很大困難,希望藉著和力晶合作,活用他們的代工產能,雙方共同分擔高額的研發費用,降低成本,以便將來能有所突破,」Elpida代表取締役副社長安井德政在來台記者會上表示。「突破」的目標是什麼?安井德政預計Elpida兩年後市占率可以達到13%,比今年的8.5%增加一半以上。
DRAM是屬於大宗物資(commodity),產品的差異性不大,因此誰能夠賣的多,採購物料的成本就低,盈餘也跟著提高,換句話說,市占率要夠大,才會有影響力。以市場霸主三星電子來看,占有率就囊括了兩成五,第二名的美光(Micron Technology),約有20%,韓國Hynix Semiconductor 15%,英飛凌(Infineon)陣營(包括茂德、華邦電)大概12%,Elpida則為8.5%,接下來則是台灣的廠商,如南亞科技、茂矽、力晶(表一)。
供過於求持續
由於產品品質類似,每當需求低迷時,業者就以砍價格來爭取訂單,另一方面,產出仍然不斷增加,競爭如此殘酷,導致幾乎每家業者都在賠本邊緣,競爭力比較差的,甚至賣一顆賠一顆,大量賠錢。Hynix從去年開始就陷入嚴重財務危機,美光本來想趁機購併Hynix,最後還是以破局收場,而南韓政府和債權人銀行團對Hynix的未來又一直無法達成協議,某種程度顯示了Hynix的問題相當棘手、產業環境的確非常惡劣。
港商荷銀證券的資料顯示,不到兩年時間,市場上最主要的兩項產品128MB同步DRAM以及256MB DDR(倍數資料傳輸)DRAM的價格大跌六成以上,128MB同步DRAM去年1月報價6美元,現在剩不到2美元,256MB DDR DRAM由36美元重挫到7美元(表二)。
至於今年第四季傳統的聖誕節旺季,也不必抱著希望,因為美國經濟停滯還有恐怖主義的疑慮,已經使得美國企業和消費者對未來前景感到保守,能不花錢就儘量節省。
「今年景氣很差大家都知道,我們還沒看到企業支出有增加的跡象,將來DRAM廠商募集資金可能愈來愈困難,對新技術的投資、擴大產能不是好事,」荷銀證券分析師黃玉惠指出。
Elpida結合力晶,能夠改善整個產業的超額供給嗎?競爭對手和分析師的看法是否定的,因為兩家公司不是關鍵性多數,如果對產業有什麼好處,「頂多是競爭家數減少而已,供過於求的情況依然沒有改變,」英飛凌台灣區總經理孫明仁接受《遠見》雜誌專訪時,指出Elpida與力晶結盟對市場的衝擊其實不大。
儘管如此,Elpida還是有可能取代英飛凌陣營,躍升為排名第四的DRAM業者,港商匯豐證券估計Elpida後年的市占率即可超過英飛凌。
日本要保住Elpida
日本DRAM產業的光環雖然逐漸消失,可是回顧1980年代,日本出盡風頭、稱霸全球。力晶總經理蔡國智說,「那時後日本業者賺錢不計其數,至今他們還不能忘情當年盛況,因此,這次把所有功力都加持在Elpida身上,希望唯一香火不要斷掉,不然就太可惜了。」
日本大廠想盡辦法,盡力排除各公司之間的文化差異,為的是要保住Elpida這個「末代皇帝」。半導體的最先進製程都是用在DRAM上面,投資新廠、買新設備的金額非常龐大,某種程度代表了一個國家的科技實力,如果日本真的棄守,等於宣告在高科技界的地位不保,這個情況可能很難見到。「日本不會輕易放棄的,一定要有DRAM產業才能展現國家在科技業的實力,」孫明仁道出日本堅守DRAM市場的原因。
以研發技術的功力而言,日本絕對名列前茅,但是近年來DRAM產業漸趨成熟,加上日本國內經濟衰退十年以上了,迫使Oki Electric(沖繩電器)、日本IBM(國際商業機器)、東芝(Toshiba)相繼退出市場,而NEC、日立、三菱這些大廠商、三年來又連連虧損,拿不出資金來投資動輒2億美元的新一代製程。分析師表示,這次日本整合到只剩下Elpida一家,如果不是情況已經到了很差的地步,整合是不可能發生的。
「日本最大問題卡在資金上,市場不景氣,經濟又差,等於是兩邊流血,根本沒錢蓋新廠、更新設備,生產效益當然低落,唯一可以解決的方法是日本技術加上台灣產能,才有機會,」港商霸菱證券研究部副總經理謝偉民指出。
力晶苦盡甘來
在這波整合當中,力晶是公認的受惠者。原來力晶的合作伙伴是三菱,不過明年三菱的DRAM部門即將和Elpida合併,力晶順勢成了Elpida最重要的代工對象,由於雙方都有最先進的12吋廠,力晶可以獲得Elpida新世代技術的支援,用力晶的代工產能,共同分攤研發費用,達到減少成本、提升盈餘的目標。Elpida也會固定向力晶下單,把產品透過銷售管道賣出去,增加營收。
由於力晶前景看好,霸菱證券認為力晶比台灣其他DRAM廠商的股價將會更有表現,未來一年的上檔空間約有20%(10月18日收盤價新台幣14.1元)。
八年前,力晶排除重重困難,由董事長黃崇仁到處借錢,最後才獲得三菱授權技術,一路走來挺辛苦的,不過,這次被Elpida選上,等於替力晶將來的發展注入一劑強心針,應該算是值回票價。蔡國智認為和日本人做生意並不簡單,重點是「打點好人脈、瞭解日本文化和充實自己的製造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