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16年大減94校,「綜合高中」退場潮來了?

聯合新聞網
user

聯合新聞網

2021-03-15

瀏覽數 124,600+

圖/僅為情境配圖。賴永祥攝
圖/僅為情境配圖。賴永祥攝

教育部統計,近年辦理綜合高中部的高中職大減,從93學年全盛期達155校,減至108學年的61校,16年來有94校退場,轉型回純高中或純高職。

教師分析,綜合高中生延至高二分流,高一兼學高中普通科、職業課程,高二後無論選讀高中或高職,可能「兩邊都沒學好」,不利學習銜接。學校則要兼顧學生報考學測、統測等各升學管道需求,補助經費卻沒比較多,吃力不討好。

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高中職委員會副主委臧俊維以高雄市為例,該市近年要求「校務會議全數人通過」,才能讓綜合高中退場,結果幾乎每校都表決通過。如今全市只剩楠梓高中一校設綜合高中,推測原因是該校設立時就主打綜合高中,較難更動校名和學制。

「綜高太難辦了!」臧俊維任教於曾設高中部的高雄市三民家商,他表示,綜合高中開放學生高二之後自由選讀高職或高中,但每年選讀兩管道的人數不一,部分學校為平均配置各班人數,最後演變成高中、高職生混班,「高三時班上有人考學測、有人考統測,相當忙亂。」

一名高職教師分析,綜合高中是國人「重高中、輕技職」風氣下的產物。85學年綜合高中設立之初,清一色吸引「考不上高中,又想讀高中」的學生,目標是升讀一般大學。而後風氣轉變,才開始有學生高二後選讀高職類科。

也有經營不錯的綜合高中,像台北市只剩大安高工、大理高中兩校設綜合高中部,但大安高工最低錄取分數還勝過不少公立高中,校長楊益強說,不少學生規劃先考入綜合高中,之後選讀電機、電子等熱門類科。該校每年持續招收四個綜合高中班級,高二後約四分之三的學生轉入職業類科就讀。

儘管綜合高中出現退場潮,但在少子化浪潮下,也有部分高職擔憂生源漸減,反其道而行增設高中部,為日後轉型高中鋪路。教育部國教署說,近兩年確實有五所高中申請增設綜合高中部,包括國立竹山高中、國立和美實驗學校、國立南大附聰、台中市私立青年高中、新竹縣私立內思高工。

本文轉載自2021.3.15「聯合新聞網」,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你可能也喜歡

【晚育時代】人工生殖如何搶救高齡生育力
數位專題

【晚育時代】人工生殖如何搶救高齡生育力

人類的「生存戰」已打響!不是不想生,而是求子困難?! 一旦超過35歲,似乎已經拉起第一道生子警報,尤其是走入晚育時代的亞洲國家,生殖醫學近年一躍成為救國解方,朝向「個人化」治療以解決每對不孕夫妻的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