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軌衛星賦能海上無人艇,中華電信聯手雷虎科技打造智慧防線

遠見雜誌整合傳播部企劃製作
user

遠見雜誌整合傳播部企劃製作

2025-11-01

瀏覽數 100+

雷虎科技董事長陳冠如
雷虎科技董事長陳冠如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00:00
00:00

在極端氣候頻繁發生、環境變化加劇的此刻,如何守護海域安全與通訊穩定,已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從日常的海上巡防、航運監控,到天災後的緊急救援與通訊恢復,建構一套「高韌性、低延遲、不中斷」的海洋通訊體系,已是維持公共安全與永續發展不可或缺的關鍵。 

在這條「智慧防線」的核心,低軌衛星與無人載具的結合,正扮演著關鍵的角色。台灣的電信龍頭中華電信,正攜手無人載具先驅雷虎科技,共同推進這項跨世代合作。近期,透過中華電信低軌衛星與雷虎科技「海鯊號(SeaShark 800)」無人艇的整合,他們正為台灣打造可應用於海洋監測、災害救援與離岸能源等多元場域的智慧通訊解決方案。

海巡、救災,低軌衛星應用全面展開 

「近年國際局勢的發展,讓全球重新認識低軌衛星在關鍵通訊上的重要性。」雷虎科技董事長陳冠如指出,無人機、無人艇、無人車等無人載具的運作,都仰賴低軌衛星穩定且低延遲的通訊能力,展現其在極端環境下維持連線的關鍵價值。

陳冠如董事長說明,相較於傳統高軌衛星,低軌衛星具備幾大優勢。首先是通訊延遲低,能支援即時操控。其次,是覆蓋範圍廣,能突破地球曲率限制,海上不再有通訊盲區。第三,則是具備更高的抗干擾與韌性,即使在天災或極端環境下,仍能維持穩定運作,這對於高度依賴通訊的無人載具而言,至關重要。

中華電信與國際業者OneWeb合作,正式引進低軌衛星服務,強化全台通訊網絡的覆蓋與穩定性。未來,在海巡、救災、離岸能源及海洋監測等多元場域,低軌衛星都將發揮關鍵效益。

雷虎科技董事長陳冠如指出,低軌衛星相較高軌衛星具備三大優勢:低延遲(70~100毫秒)、廣覆蓋、強抗干擾,對無人載具通訊至關重要。

雷虎科技董事長陳冠如指出,低軌衛星相較高軌衛星具備三大優勢:低延遲(70~100毫秒)、廣覆蓋、強抗干擾,對無人載具通訊至關重要。

投入強化數位韌性基礎建設,中華電信「海、地、星、空」網路布局全線升級 

引進低軌衛星的策略背景,其實來自中華電信持續深化「海、地、星、空」韌性網路架構的宏觀藍圖。

中華電信企業客戶分公司吳國禎協理指出,近年來,中華電信加速整合海纜、微波、衛星、光纖與行動網路,形成多層備援通道,以確保在極端條件下通訊不中斷。例如,中華電信今年已加碼投資新海底電纜系統(E2A),串聯亞洲與北美主要數位樞紐,預計 2028 年下半年啟用,將大幅提升跨太平洋連線能力與網路穩定度。

而在國內,為了強化離島與山區地帶的通訊韌性,中華電信也在離島與本島間建立多條微波備援路由,並在山區部署超過百處微波站,保障地形受限區域的通訊不致中斷。此外,面對颱風、地震等災害,中華電信透過「海地星空」通訊設備,從海纜至衛星全面備援,展現其作為國家數位骨幹的責任與實力。

中華電信投入低軌衛星,打造『海、地、星、空』韌性網路藍圖。透過海纜、微波、衛星、光纖與行動網路多層備援,確保通訊不中斷。(圖為中華電信衛星車,中華電信企業客戶分公司吳國禎協理(左四)帶領團隊合影)

中華電信投入低軌衛星,打造『海、地、星、空』韌性網路藍圖。透過海纜、微波、衛星、光纖與行動網路多層備援,確保通訊不中斷。(圖為中華電信衛星車,中華電信企業客戶分公司吳國禎協理(左四)帶領團隊合影)

打造全國唯一「主權衛星」實績,中華電信讓台灣自主掌控通訊命脈 

為強化台灣通訊主權與戰略韌性,中華電信也已與美國Astranis衛星公司簽署合作,引進第三代MicroGEO衛星,作為台灣首顆可全權掌控的「主權衛星」。這顆專屬頻寬衛星,預計在2026年初發射,並將在發射後,提供整顆頻段完全保留供台灣使用,不受外國控制干擾。

「這項計畫,讓中華電信在原有的高軌衛星(ST-2)與低軌衛星(OneWeb)之外,建構高、中、低軌群星網路架構,提升整體網路備援能力與抗風險空間。」吳國禎協理強調,在未來即使海纜遭受破壞或地面通訊中斷,「主權衛星」也將成為最終的連接後盾,確保國家在極端情況下仍可維持對外通訊能力。

中華電信低軌衛星上身 海鯊號展現遠距操控實力 

雷虎科技近年代表作「海鯊號 SeaShark 800」無人艇,正是低軌衛星應用的最佳實例。這款無人艇,航程可達500公里,歷經五年研發,專為長時間、惡劣環境的海上任務打造。

然而,過去海上通訊最大挑戰,來自於距離。傳統 RF(射頻)通訊僅能在30公里內運作,超過範圍,就會因為地球的曲率,而失去訊號,難以在大範圍的海域中保持連線。

轉折點出現在今年6月,中科院舉辦的一場無人艇展示中,雷虎科技的海鯊號(SeaShark 800)無人艇,成為各界矚目的焦點。當時雷虎科技與中華電信緊密合作,將OneWeb低軌衛星通訊模組整合至海鯊號,結果在離岸70公里處,仍能保持穩定通訊,突破了過往限制,實際驗證了低軌衛星在海上監測與遠距任務應用上的強大潛力。

「通訊是無人載具最重要的神經系統,也是明亮的眼睛!」陳冠如董事長直言,中華電信低軌衛星的導入,讓海鯊號真正具備了「遠距持久」的應用能力。

中華電信進一步指出,導入OneWeb低軌衛星通訊系統,讓無人載具在複雜電磁環境下依然能保持穩定運作。例如,SeaShark 800在面對可能的人為干擾或自然環境造成的電磁波衝擊時,依然可以維持即時操控與高可靠度通訊,避免因訊號中斷而失去操控能力。這不但提升了無人艇的任務成功率,更大幅增強台灣在海岸巡防與海上救援的韌性與自主性。

雷虎科技近年代表作「海鯊號 SeaShark 800」無人艇,是導入中華電信低軌衛星應用的最佳實例。(本圖片由雷虎科技提供)

雷虎科技近年代表作「海鯊號 SeaShark 800」無人艇,是導入中華電信低軌衛星應用的最佳實例。(本圖片由雷虎科技提供)

結合通訊龍頭,雷虎科技突破無人機研發挑戰 

成立於1979年的雷虎科技,早期以遙控模型聞名,近十年積極投入無人機與無人載具研發。陳冠如形容,無人載具的設計與工業電腦相似,皆需高度客製化,因此必須兼顧模組化設計與靈活應用。

雷虎科技的技術優勢,來自多年深耕研發與持續與國際標準接軌。值得一提的是,雷虎為台灣首家獲得美國國防部「Blue UAS Cleared」認證的企業。此認證著重於無人機系統的資安防護、供應鏈透明與系統整合相容性,通過審查,即代表其產品符合嚴格的國際安全與品質規範,展現雷虎在全球無人載具領域的研發實力與信任度。

然而,陳冠如董事長也直言不諱,無人載具的發展,仍然面臨許多嚴峻的挑戰。首先,開發商必須精準判斷趨勢,做出最正確的技術選擇。同時,更必須具備夠精湛的製造工藝,確保產品可靠性。在生產出產品後,更必須具備市場競爭力。而就長遠的發展來看,能否整合軟體、AI、通訊與專業經驗,更將決定最終產品的價值。

這些挑戰,也正是雷虎選擇與中華電信持續密切合作的重要原因。

低軌衛星結合無人載具 應用潛力無窮 

陳冠如董事長指出,中華電信低軌衛星的導入,讓海鯊號的應用場景更加多元。透過低延遲、高覆蓋的通訊能力,可支援多艘無人艇的協同運作,形成即時資訊交換與遠端控制網絡,展現低軌衛星在提升通訊韌性與任務效能上的關鍵價值。

此外,在偏遠地區救災與搜救的應用,例如颱風、地震後的即時搜救;或是海上監控、離岸巡防,確保航運與漁業安全,以及支援離岸風電巡檢,推動能源基礎建設,未來都有著無限的發展潛力。

陳冠如董事長透露,未來雷虎科技還將展示「無人艇群游」的概念,並希望結合AI與中華電信雲端服務,進一步提升自動化與決策能力。同時,團隊也在研發將通訊天線直接整合至艇體設計,以追求更高的隱蔽性與可靠度。

通訊領導者與無人載具先鋒企業緊密合作,為台灣打造智慧防線 

「無人載具若沒有安全穩定的通訊,就等於癱瘓。」陳冠如董事長強調。從2017年與中華電信合作開發「空中基地台系統」開始,到如今攜手在低軌衛星領域取得突破,雙方已走出一條「科技結盟、守護台灣」的緊密合作關係。

中華電信的通訊優勢,加上雷虎科技在無人載具的專業,讓海鯊號這項合作不僅是一次成功的技術驗證,更是一種對台灣未來安全的承諾。當無人載具的潮流方興未艾,通訊仍將是最核心的關鍵。而在未來通訊科技與無人載具結合的藍海中,中華電信與雷虎科技,正在為台灣建構堅實的智慧防線。

瞭解更多  中華電信多軌道衛星通訊服務,請點選這裡
中華電信企業客服專線 0800-080-123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