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距離之美

嚴定暹
user

嚴定暹

2002-10-01

瀏覽數 17,850+

距離之美
 

本文出自 2002 / 10月號雜誌 第196期遠見雜誌

一、保持距離,以策溫暖

刺蝟常常是蝟集在一塊兒取暖以過冬。不過,兩隻刺蝟在相互靠攏時,若是太近,總會刺痛對方;若是太遠,又會因有空隙而令寒風透入,往往要經過幾次調整,彼此之間找到適當的距離才可以緊密地結合在一起,共度寒冬。

刺蝟過冬的過程,這種自然現象可以輻射至紅塵之中的萬事、萬象!

二、徒法不足以自行

《孫子兵法》行軍篇載,「卒未親附而罰之,則不服,不服則難用;卒已親附而罰不行則不可用」──《孫子兵法》提示將軍,「賞罰」只是一種手段。

施用「賞罰」並非藉以區分士卒的好、壞、優、劣,或是藉以裁汰不忠、不力之士卒;施用賞罰原有正面的期待,除了「刑期無刑」,希望藉由賞罰使士卒不再違法犯紀之外,還有更積極的意義,即藉「賞罰」以激發士卒的忠誠心,以凝聚向心力進而鞏固領導中心。

而施用賞罰並非將「法令」公告周知之後就必然可以確實執行,「賞罰」的施用實在是一種極高的藝術,其前提是士卒對將軍的敬重與信賴;所以,將軍與士卒在沒有建立信任與親近的關係之前就施用刑罰,不論執法是否正確,士卒往往都不會服氣,士卒對將軍不服氣,將軍就很難令士卒效力,遑論效忠!

筆者於軍校任教時,就見過士官長因不服長官,寧願禁足、禁假、禁閉,一旦士卒不畏罰,將軍又能奈他何?

不過,當將軍與士卒關係太親近,彼此感情如同哥兒們時,往往會出現差使不動的情形,就如「地形篇」所說,「厚而不能使,愛而不能令,亂而不能治,譬若驕子,不可用也。」

《孫子兵法》這兩段話道出管理眾人之事的最大難處:輕不得、重不得;近不得、遠不得──近之不遜,遠之則怨!

三、眼睛在那裡,人脈在那裡!

只要2,880元,雜誌+亞諾納25吋行李箱一次帶回家!

《老殘遊記》第二回──「明湖湖邊美人絕調」,記載當地說鼓書的女子白妞風靡當地百姓的情況:

老殘從鵲華橋緩緩向小布政司街走去,一抬頭,見那牆上貼了一張黃紙,有一尺長,七八寸寬的光景,居中寫著「說鼓書」三個大字,旁邊一行小字是「二十四日明湖居」。那紙還未十分乾,心知是方才貼的,只不知道這是甚麼事情,別處也沒有見過這樣招子。一路走著,一路盤算。只聽得耳邊有兩個挑擔子的說道,「明兒白妞說書,我們可以不必做生意,來聽書罷。」又走到街上,聽鋪子裡櫃檯上有人說道,「前次白妞說書是你告假的;明兒的書,應該我告假了。」一路行來,街談巷議,大半都是這話,心裡詫異道,「白妞是何許人?說的是何等樣書?為甚一紙招貼便舉國若狂如此?」

而作者劉鶚形容白妞出場是這樣的:

瓜子臉兒,白淨面皮,相貌不過中人以上之姿,只覺得秀而不媚,清而不寒,半低著頭出來立在半桌後面,把梨花簡丁當了幾聲,煞是奇怪:只是兩片頑鐵,到她手裡便有了五音十二律似的!又將鼓捶子輕輕的點了兩下,方抬起頭來,向台下一盼。那雙眼睛,如秋水,如寒星,如珠寶,如白水銀裡頭養著兩丸黑水銀,左右一顧一看,連那坐在遠遠牆角子裡的人都覺得白妞看見我了。那坐得近的,更不必說。就這一眼,滿園子裡便鴉雀無聲,比皇帝出來還要靜悄得多呢!連一根針跌在地下都聽得見響!

劉鶚確實是觀察入微,描寫盡致。演藝人員技藝超群,乃是站上舞台的必要條件,具備了出類拔萃的技藝之後,能否脫穎而出的充分條件則是如何聚焦──白妞的勾魂攝魄術,乃是掌握了人心互動的微妙──你看他,他必然看你──而這種微妙、不可移易的人心互動的準則,也是「管理眾人之事」的祕笈!

四、天威不違顏咫尺

《孫子兵法》在運用上極為尊重自然律,即「道法自然」。「道法自然」的思考之一就是,注重距離之相宜,譬如攻擊敵人,必須等敵人進入攻擊範圍內再出手,才不會落空;而在管理方面,也非常強調距離的藝術──距離太近了、關係太密切了,往往無法建立適當的賞罰管理制度;可是距離太遠了,關係過於陌生,依舊無法建立有效的管理。

那麼,距離遠近的標準是什麼?怎樣的距離才叫「適當的距離」?這「適當的距離」該怎麼丈量呢?「道法自然」的思考之二就是「善用眼睛」!

士卒快樂之時,將軍可以看到他的快樂,並且即時表達祝福;士卒有挫折、悲傷之時,將軍適時表達慰問、關切,如此這般的共樂、分憂,士卒自然可以感受到將軍關愛的眼神,也很自然地回饋──聚焦於長官的喜、怒、哀、樂,並且樂於追隨、樂於遵守法令、樂於效忠;即便犯錯,不但甘心受罰,亦會自我咎責!

看看諸葛武侯治軍何等嚴厲,可是士兵們感恩戴德,即使受罰,不會有「後言」(背後的怨言)!

倘若將軍與士卒天天膩在一起唱歌、泡湯;士卒們看到的是,將軍與自己一樣地有七情六慾的血肉之軀,從何激發他們的敬重之心與效忠情懷?

《孫子兵法》所提示的領導統御術並不是要將「將軍」神格化,而是要掌握「人心之惟危」與人情互動之微妙;此一領導統御的觀念,其實不僅可以適用於軍事管理,更應該是放諸四海皆準,亙古而常新!(本文作者為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研究員)(專欄言論不代表本刊立場)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