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公室裡全套的黑色沙發、辦公桌椅,搭配黑框的平面電視和電腦,冷靜沈著的格調,呈現十足企業家的風格,唯有牆上一幅超大號的寶寶特寫照,以及鑲著鮮紅色喬登籃球衣的鏡框洩露出主人的年齡。
今年才三十歲,還有著一張baby face(娃娃臉)的廖鎮漢擁有許多的頭銜。他是三僑實業董事長廖偉志的獨子,目前是三僑實業的執行常務董事,也是微風數位科技公司的董事長,擔負著微風廣場經營的重任。
在百貨業進入戰國時代之際,他因年輕和衝勁受到矚目。而在流行時裝界的社交場合,他和太太孫芸芸——台灣大哥大董事長孫道存的女兒,更因出色外型和優雅氣質被喻為金童玉女。
雖然經營百貨公司,廖鎮漢其實是討厭shopping(逛街)的,他說,「逛街應該是女孩子的權力,未來的消費趨勢是由女性來主導。」所以微風廣場定位為女性的百貨公司。而在生活上,廖鎮漢的服裝打理也依賴太太的眼光。「我的西裝是太太幫我看的,她逛到不錯的店就叫我去試試,我看了不錯就買了。」
懶人的服裝購買法
含著金湯匙出生的廖鎮漢,在國外唸書時,喜歡穿T恤和牛仔褲,後來被父親召回國參與事業經營,一直很不習慣穿西裝,在微風廣場開幕的前兩年,他襯衫的第一個扣子還常常扣不住,總覺得自己被掐得緊緊的。
現在他每日都穿深色西裝,穿的服裝不一樣,但購買的方式一直維持老樣子。他說自己因為「懶」,所以以前看到好看的T恤,一次就買個十二件,同一個樣子但不同顏色。現在看中意的西裝也是一買就好幾套,當天接受採訪時身上穿的深藍色西裝他共有三套,襯衫一次訂個二十四件。他笑說,「可能有人會覺得我常常穿一樣的衣服。」
年紀輕輕就在商場上獨當一面,廖鎮漢從來不覺得自己需要遷就別人的眼光來打扮。他說,「最重要的是把自己的特性表現出來。像我如果哪天改穿土黃色的西裝,我的朋友大概都會覺得我是頭腦壞掉了。」
因為西裝的穿著從頭到腳都沒有變化,唯一能夠變化的領帶就是關鍵。他說,領帶可以讓一套西裝變得很好看或是很俗氣,像他喜歡樸素的款式,大部分都是條紋狀、顏色也較深,Prada(普拉達)、Ferragamo的領帶就很符合他的要求。不過領帶不適用懶人採購法,因為每一條領帶的圖案都要不同的設計,「相同的話,就沒有意思了,」他說。
年輕時上俱樂部,廖鎮漢會穿得fashion(流行)一點,可是現在每天工作到十點半,他通常把領帶拿掉,就直接去參加朋友的聚會。他說,因為大家都忙,也不會覺得這樣穿不好。不過如果是參加晚宴或是正式的社交場合,太太會問他今天想戴哪條領帶,「太太的服裝會儘量配合我領帶的顏色來選擇,」廖鎮漢說。這時他少數鮮艷或活潑圖案的領帶就可以派上用場了。
運動服裝也要穿著得宜
廖鎮漢認為,服裝整齊是一種禮貌,連健身時的運動服裝也很講究,甚至使用香水也是種禮貌,十七歲就開始使用香水的他,常用CD(克麗斯汀迪奧)和Givenchy(紀梵希)的牌子。
「我覺得國人在運動服的穿著上有很大的改進空間,」現在每天都儘量抽空到健身房的廖鎮漢,有次看到有人穿著廠商贈送的衣服去運動,上頭還印著「合作愉快」的字。他認為,運動時可以穿得隨意一點,但現在的健身場所也是另一種社交場合,穿合宜的服裝是尊重別人的一種方式,應該像男女約會一樣,把最好的一面呈現在大家面前。
穿上T恤,配上短褲之外,何時該穿球鞋,何時穿網球鞋或慢跑鞋,廖鎮漢分得很清楚。他認為,這也是從健康的角度出發,雖然各類鞋子的外觀看起來差異不大,但功能其實是不同的。
打高爾夫球時,他更是全副標準打扮:有領的衣服、高爾夫球褲,加上鞋子、帽子和手套。他特別重視手套,認為打高爾夫球時的手套,就像西裝的領帶。因為打高爾夫球時,眾人眼光最常集中在手部動作,所以他絕不使用過舊或是有破洞的手套。
擁有一雙勻稱、平滑的手,甚至還拍過戒指廣告的廖鎮漢,其實不太喜歡戴戒指,卻獨鍾情於手套。他有許多Honma的手套,不過大多數都是「A」來的。他說,買高爾夫球用具是一項很可以討價還價的交易,要求廠商送一盒球或是手套都是很平常的,只是很多人不知道。
外出洽公儘量輕便
從國小二年級就立志要當「商人」,多年商場歷練下來,他認為自己的個性始終未變,到現在還是不使用公事包。在國內,常常拿著公司簡介或開會資料就出門了;出國商務旅行,只攜帶能上飛機的隨身行李箱。平時在口袋裡放本小本子,方便記東西,出國時一定帶PDA(個人數位助理),方便查詢電話號碼。
喜歡輕便的廖鎮漢日常使用的東西也很輕巧。皮夾只有名片夾一般大小,薄薄的皮夾裡只容得下幾張卡;出門帶的鈔票用紙鈔夾夾起來。辦公室裡擺著一雙拖鞋式的皮鞋,前半部是正常皮鞋的樣子,後半部像拖鞋,穿起來很舒服,也不失禮。有時候公司內部開會,也沒人發現常董是穿這樣的鞋子來開會。
企圖心十足的廖鎮漢規定家人只能買微風廣場的商品,別家百貨公司能逛,但不能買。他也以身作則,連從前習慣穿的Armani(亞曼尼),因為還未引進微風廣場,統統被束之高閣。
不僅只穿自家專櫃的衣服,為了幫廠商宣傳,夫妻兩人也不吝充當模特兒。像英國品牌Kent & Curwen,台灣人以前並不熟悉,廖鎮漢穿過後,覺得這個牌子的西裝剪裁比其他歐美品牌更適合國人的身材。經過他大力宣傳,現在像鋼琴王子陳冠宇等名人都開始穿了,成功帶動新品牌的知名度和流行風。
唯一有機會穿到非自家專櫃的品牌是在招商的場合。例如有次到某家知名品牌的總公司去洽公,廖鎮漢特地選戴該品牌的領帶,對方很高興,這麼做也是為了尊重對方。
「好品牌是不分階級的,」廖鎮漢說,不是有錢人才用得上名牌,這是他最想在微風廣場打破的心防。他建議,一般人可以一步步去接受精品。像Burberry的帽子只要新台幣2000多元,一般人也買得起,未來財力增加了,再買價格較高的商品。
雖然自認fashion sense(時尚敏感度)沒有太太佳,不過幾年經營後也頗有心得。他認為,不會褪流行的經典品牌只有LV(路易威登)和CHANEL(香奈兒),其他品牌的流行熱度往往起起伏伏,而台灣流行市場的趨勢總是落後日本一段時間。
每次引進新品牌,都像一場賭注,不過找品牌始終是他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如何突破同業抵制,把最好的品牌帶進微風廣場,讓自己和家人穿上更多品牌的衣服,也讓消費者有更多的選擇,是他永不停止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