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發展超過30年,徹底改變人類生活樣貌,延伸的各種智慧城市服務和應用,更讓「數位治理」成為政府部門新顯學。台灣即將出現最新行政機關「數位發展部」,有哪些阻礙和關卡得趕緊跨越?
2月7日,農曆年假前夕,深夜1時36分,東部海域發生芮氏規模6.1級的強烈地震,14道急如星火的國家級警報,快速又密集地發送給潛在受災範圍的上千萬民眾。
發訊息的人是誰?「它」怎麼知道「我」在哪?當晚,不少收到簡訊的人都在想。
時間再往前推,1月6日,五月天樂團在桃園舉辦演唱會,台上歌曲正嗨、台下萬人搖擺之際,突然有衛生局人員偕同員警,分組直入特定座位區,從人海中精準找出七位尚在自主健康管理期間的樂迷。
又一次智慧科技逮到「你」,知道你的防疫狀態。
而中央政府耗時多年、已砸下44億元經費的「數位身分證」(eID),最近又因資訊安全、個資使用權等議題引發討論,即便官員連番上陣說明,但在喧騰逾月後,行政院長蘇貞昌仍只能對外宣告暫停。
本文未完
歡迎登入閱讀
歡迎登入閱讀
雜誌訂戶登入可無限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