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老爺酒店執行長沈方正:培養策展力,擁抱餐旅業大轉型

產業透視〉剖析觀光業三大趨勢

邱于瑄
user

邱于瑄

2021-02-25

瀏覽數 68,700+

沈方正認為未來人才應更重視創造力與整合能力。
沈方正認為未來人才應更重視創造力與整合能力。

本文出自2021大學暨技職入學指南

疫情讓台灣餐旅產業面對嚴重危機,旅行社、餐廳倒閉消息不時在新聞上出現,但也有不少餐旅業者絕處逢生,透過產業轉型,創造新的商機,也改變觀光人才樣貌。身為台灣飯店龍頭品牌,老爺酒店集團執行長沈方正說:「現在,正是形塑台灣觀光未來5到10年最重要的時刻。」   

2020年,台灣國旅大爆發。因疫情外國遊客進不來,無法出國的我們也開始將壓抑許久的旅遊需求,轉向國內。過往被國人玩膩的大眾景點,現在透過包裝、深度體驗變出新花招,像是環島飛機體驗「類出國」感覺,或是在山林間享受瑜伽。疫情下,台灣觀光已慢慢改變,我想提出產業的三大趨勢: 

趨勢1〉豐富化與加值內容 

目前餐旅產業已朝向觀光內容豐富化與加值方向發展。疫情衝擊下,不能出國的國人有了更多時間與金錢投入國旅,不管是旅行的目的、天數,甚至型態等都有所改變。台灣的觀光資源豐富,像是地質、生物多樣性,甚至3000公尺以上高山就有200多座,過去從未被人發掘,我覺得非常可惜。這些特色都有待產業創造新的內容,帶給旅客不同體驗。 

不少業者推出品酒、獨立書店等主題導向的輕旅,而老爺酒店也在多年前就已規劃鐵騎環島的另類旅行,挖掘各城市文化故事。好比說,在新竹以客家文化為主題,到台南則透過「台灣詩路」、台灣文學館認識台灣文學,都讓過去的大眾景點更增添價值。 

趨勢2〉相關人才嚴重斷層 

餐飲業的寒冬,也連帶影響觀光餐飲學生投入相關產業與科系的意願,我觀察到從去年開始,相關科系求職者擔心產業相對脆弱,應徵人數格外稀少,學生也不敢踏入觀光科系。 

此外,台灣觀光餐飲人才因服務專業與具有語言能力,競爭性高,向來在國際上很搶手,過去五年觀光人才出走趨勢明顯,像是日本、新加坡、香港、澳門都大力拉人。你可能不知道,如果沒有疫情,許多餐旅系學生常常是一次包班出國就業。 

一直以來,位於台北的飯店餐飲部從未招滿過員工,加上現今就業、就學人數急劇減少,人才外流問題嚴重,2025年台灣觀光人才將面臨嚴重的斷層。不過,換個角度想,產業職缺供過於求,台灣觀光人才又具有國際競爭力,我認為,現階段投入觀光科系的學生,未來不愁沒有好工作,前景看好。 

趨勢3〉提高附加價值,帶動商機 

2020年,在疫情衝擊下,我相信旅行社、遊覽車、旅館等相關產業,必定會重新洗牌。當產業規模縮小,針對未來觀光客,我們必須提高每一個人的附加價值,例如在台登山旅遊,大多需要一禮拜的時間,而前後就可以串連周邊旅遊、住宿,帶動更多商機。 

現在訂雜誌就送>>亞諾納行李箱:TSA鎖+手機支架+煞車輪一次到位

創造旅遊商機,考驗的是觀光人才挖掘、訴說台灣內容的能力,只要有好的觀光內容,加上日漸興盛的kkday、klook等線上旅遊平台,我建議餐旅人才可嘗試自行創業,未來出路也將有更多可能。 

面對2025年,觀光產業除了要強化內容、人才、附加價值之外,餐旅教育也要有新思惟。一直以來,台灣餐旅教育重視培育學生的專業技能和語言能力,但面對產業變遷,未來應更重視人才的創造力與整合能力。 

我認為,未來人才應有「策展」概念,即透過包裝、行銷,從過往的平面思惟,轉換成立體式的想像,像是我們到南方澳漁港,每次都只有吃海鮮,但還有什麼在地文化、故事值得到此一遊,應該花更多時間「玩」出更多可能。 

當產業快速變動,學校該如何跟上產業腳步?我覺得「實習」仍是重要關鍵,現今,有些大學將實習課從必修改為選修,有些學生選擇不去實習,不但失去就職體驗的機會,業界也無法針對產業需求培養未來人才。 

實習真正帶給學生的,其實是一個正確的服務觀念,而不只是錢,這些觀念未來可應用於職場,甚至生活層面。業界也應把學生當成人才,而不只是短期人力,讓人才培育機制能夠形成正向循環,才能因應未來挑戰。 

沈方正
現職 ▶ 老爺酒店集團執行長、礁溪老爺總經理
學歷 ▶ 政治大學阿拉伯語文學系
經歷 ▶ 來來飯店主管  

 

延伸閱讀

企業辦校出頭天!2025台灣最佳大學排行榜
數位專題

企業辦校出頭天!2025台灣最佳大學排行榜

2025《遠見》台灣最佳大學排行榜揭曉!「台灣最佳大學排行榜」今年進入第十個年頭,2016年,高教因應退場危機而啟動一系列的轉型新政,十年來,《遠見》一同陪著高校走過轉骨之路。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