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深化人文素養,軟體新貴成為問題「定義者」

羅之盈
user

羅之盈

2021-01-27

瀏覽數 31,250+

限定文章為訂戶專屬,『 訂閱遠見 』將開通無限瀏覽!

台灣工程師的強項在於邏輯與記誦,到了AI時代,需要強化自主尋找問題的能力。
台灣工程師的強項在於邏輯與記誦,到了AI時代,需要強化自主尋找問題的能力。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本文出自 2021 / 2月號雜誌 你的企業不是你的家族

遠距商機、數位轉型躍為經濟風口,過去不如硬體受重視的軟體人才,成為今年的當紅炸子雞。要躋身軟體新貴的你,該培養、提升,甚至是進化什麼樣的關鍵能力?

數位轉型、資料科學、邊緣運算、資訊安全、5G應用……,從基礎到高端,從高科技產業到農林漁牧礦,再到市井行業,由各種AI(人工智慧)與軟體應用搭建而成的世界,已經來了。

這樣的世界,需要什麼樣的軟體產業人才?其實,不僅是工程能力,更需要對人類生活微妙變化的觀察、對既有產業的理解,以及走得出寶島的國際觀,簡單來說,是人文素養的綜合能力。

「台灣軟體工程人才的優勢,偏偏很不幸的,是最容易被電腦取代的,」理工背景出身的清華大學校長賀陳弘,有感而發地表示。

價值提升1〉練習定義問題

賀陳弘分析,台灣人才被認定邏輯與演算能力特別優異,擅長重複性的、記誦性的知識,而電腦最強的能力也是這兩項,特別是AI能將大量數據,以一定的規則來運算,讓「知識自動化」。

遠見會員 限定文章

時刻掌握趨勢 時刻都有遠見​

  • 免費瀏覽 每天 1 篇限定文章
  • 文章收藏 喜愛好文隨時回看
  • 會員專屬 主題型知識轉譯包
  • 會員獨享 生日禮百元購物金

成為訂戶,
即可瀏覽全部「限定文章」

訂《遠見》送西堤餐卷2張 特價 2,880 元

延伸閱讀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