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股加權指數今天(12/31)收在1萬4732.53點,創收盤歷史新高!2020全年上漲2735點,日線、週線、月線、年線全面收紅。2021台股還能旺多久?有賴「雙引擎」拉抬。
儘管2020年初新冠肺炎一度重挫台股,不過隨疫情趨緩、各國降息和QE(量化寬鬆)政策盡出,台股大盤行情從谷底翻身,一路爬升到萬四,不少股民都賺飽荷包。
但展望2021年台股,卻是一片前途未卜:一方面,產業逢供應鏈重組、匯率波動、美中貿易戰、疫情等變因;另一方面,股市漲到歷史新高,投資人擔憂股市漲過頭。
「2020年很特別,只要你有投資,心情應該都很好!」凱基投顧董事長朱晏民笑說。
明明疫情未歇,台股為何這麼強?
「2020年美國都在說,Wall street(股市)和Main street(實體經濟)是兩個世界!」朱晏民分享伊始,一語道出股民擔憂,明明疫情衝擊未緩,為何股市卻漲不停?難道貨幣政策帶來熱錢如此強勁嗎?
朱晏民指出,從數據解盤,會發現台股漲勢其來有自:首先,企業獲利佳,自然也帶動股市上漲。
2020年台灣整體企業獲利不減反增、較去年成長10%,其中科技股受惠數位經濟,漲幅最大、達三成。
其中,台積電更是一路攀高,今日(12/31)收盤在530元,再度刷新歷史高價。回顧2020年,台積電大漲199元、漲幅60%,且市值增加5.16兆元,居台股之冠,果然是台股護國神山、貢獻大盤最多。
其次,內外資都「錢」進台灣。
以往台灣人愛買保險、高收益債券,資金多半流入海外,2016年就有近800億美元。但近三年數字銳減,2019年剩不到600億美元,等同多出近200億美元留在台灣,也替股市帶來額外流動性。
再從經濟展望檢視,凱基預估,明年全球經濟即可重回2019年水準,且科技股獲利有望再漲20%;今年受重創的傳產股則將谷底翻身、獲利成長約55%。
朱晏民認為,在產業獲利、資金留台、經濟看好、各國貨幣政策等利多加持下,台股漲勢自然勢不可擋。
台股好到何時?關鍵反轉在升息後半
談完台股利多,朱晏民話鋒一轉說,「當中唯一讓人不舒服的是,股價漲一大段,大家都覺得在高檔。」尤其台股屢創新高,不少人擔憂股市是否即將泡沫化、大反轉,究竟現在股票還能不能買?
朱晏民則分析,其實股市反轉真正關鍵在聯準會升息,且升息前段時股市仍會續漲,要到後段才會反轉。
且,聯準會升息有步驟,朱晏民解釋,按過去經驗,聯準會會待美國失業率降到6%之後,首先逐漸減少QE金額,接著才會升息。
不過,以目前美國疫情和經濟來看,失業率要降到6%以下,最快恐怕也要等2021年底或2022年初。也因此,朱晏民認為,2022、2023年前,股市預計會走長多。
此外,「TINA(There Is No Alternative、別無選擇)」也是未來股市持續看好的關鍵。因為,目前市場利率低,資金不大會流入定存、債券,過剩的資金只能進入股市。
電子、傳產將成台股雙引擎
至於2020年受創的傳產各業,2021年能看好嗎?若從財報來看,不少傳產歷經第二季谷底後,第三、四季財報都大幅好轉,甚至今年賺贏去年。
生產齒輪的鈞興正是一例,截至2020年11月累計營收較去年成長23.39%。其總經理特助張潮文分析,由於全球疫情嚴峻,歐美客戶多把海外無法生產的訂單移至台灣、中國,不光鈞興,許多兩岸的傳產都從中受惠。
「而且我們不是做短期,現在產能滿載,訂單甚是到2021年第二季。」鈞興總經理杜春輝補充,因此鈞興還加速越南建廠,更加碼投資,從1000萬美元拉高到1500萬美元。
捷流閥業副總陳建元也有同感,今年歐洲客戶都抱怨各地買不到貨,只有捷流還維持短交期、穩定出貨。
目前,捷流的閥門產品,主要用於石化、船舶、電子業等。陳建元透露,如今客戶都提早要求備料,預計石化業明年有大幅成長,電子業建廠需求也相當可觀。
整體來說,朱晏民看好2021年台股將有電子續強、傳產復甦的雙引擎,再搭配政策、資金等因素,應有望走兩到三年多頭。
「只是,投資人要有中長期視野,以免一看到波動就以為要反轉,最後錯失良機。」朱晏民最後建議,投資人需保有中心思想和信念,才不會在市場起伏中輕易被洗刷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