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的五樓手術室,一般外科主任醫師彭正明正在執行「腹腔鏡微創手術」。一旁沒有醫護人員協助調整「內視鏡」,而是彭正明透過腳踏板、以機器手臂控制內視鏡。
將機械手臂運用於醫療手術的場景,如今愈來愈常見。
目前此機器手臂已用於中山附醫的腸胃、泌尿、婦產、胸腔、肝膽等領域,每年輔助完成多達上百場手術。
綜觀臨床手術各式精密醫材,幾乎清一色來自國外醫材大廠。比方,西門子、飛利浦等影像診斷器的大廠,還有以內視鏡聞名的日廠奧林巴斯等。
台灣精密醫材要在國際大廠競爭下脫穎而出,儼然鳳毛麟角。
可貴的是,這支名為「內視鏡扶持機器手臂」的精密醫材,背後研發商就來自台灣精密機械──上銀科技。
上銀的精密滾珠螺桿及線性傳動元件,在全球市場深具影響力。全球1/3以上的工具機設備,都使用上銀製造的原件,舉凡iPhone的機台、捷運車門、到Google太陽能系統,少了上銀零組件,都無法精準發揮傳動與控制的功能。
30年經驗,跨足醫用手臂
遠見會員 限定文章
時刻掌握趨勢 時刻都有遠見
- ✓ 免費瀏覽 每天 1 篇限定文章
- ✓ 文章收藏 喜愛好文隨時回看
- ✓ 會員專屬 主題型知識轉譯包
- ✓ 會員獨享 生日禮百元購物金
成為訂戶,
即可瀏覽全部「限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