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中閔積極帶領台大衝刺國際排名,今年兩大國際大學評比QS 、THE,台大分別衝上第66名、97名,以「雙百大」創下最佳成績,他們做了哪些變革?
2018年1月5日,管中閔獲選台大校長,隨之引爆全國輿論沸騰的「卡管案」,在折損三位教育部長後,2019年1月8日終於上任,結束長達354天的「台大無校長」風波。
然而當時的台大,除了遴選爭議的內憂,還面臨「台大喪失國際競爭力?」的外患。在中國崛起、港星搶人、經費輸人的內憂外患下,台大的國際排名不斷創下新低。
2017年兩大國際重量級大學評比,《泰晤士高等教育》(Times Higher Education,簡稱THE)「2018世界大學排名」,台大以198名創下史上最低紀錄;而「Quacquarelli Symonds(簡稱QS)大學排名」,台大則從前一年的68名下滑到76名。
媒體上,斗大的標題:「台灣大學預算不如蘭州大學」更是嚇壞所有人。台灣第一的台大,經費竟輸給中國排名第40的甘肅蘭州大學。沒錢、沒人還政爭,讓許多人看衰台大。
2018年管中閔競選台大校長,選擇直接面對挑戰。競選演說中,他強調,不論國際大學排名、畢業生就業競爭力、經費、學術評鑑、攬才留才等問題,「未來台大校長必須面對並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