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柴智屏要做台灣的康樂股長

羅詩城
user

羅詩城

2002-08-01

瀏覽數 24,750+

柴智屏要做台灣的康樂股長
 

本文出自 2002 / 8月號雜誌 第194期遠見雜誌

乍見可米瑞智總經理柴智屏,娟麗的臉龐未施半點胭脂,一頭秀髮隨意紮成簡單的髮髻。俐落自然的妝扮,你很難將她跟凡事講求包裝的演藝圈聯想在一起。

自去年5月,改編自日本暢銷漫畫的台灣第一部偶像劇「流星花園」,在全亞洲成功颳起「台風」。一路自台灣,向新加坡、馬來西亞、香港、中國大陸、印尼、泰國延燒。美國《BusinessWeek》也在今年7月,評選一手掀起「流星花園」熱潮的柴智屏為亞洲「創新之星」(Innovators)。

創意來自細膩的觀察

問及滿腹的創意從何而來?自謙不是天才的她答得自然,「腦袋就是常常有一些想法跑出來。我覺得這是一種生活對事情的連結,當看到一件事,你就會覺得這是潮流所趨,就應該要這樣做。」有趣的是,當思路阻塞,腦汁停止流動的時候,廁所裡、馬桶上可是柴智屏靈感湧現的祕密花園。

從柴智屏的生活,或許可以觀察到一些蛛絲馬跡。「放假時,她可以關在家裡看一整天的小說,」可米瑞智策劃陽佳玉說。

在柴智屏的辦公室裡,大量的漫畫、小說、CD及VCD依序放置。從小就是電視兒童的她,酷愛電影,「踏入演藝圈十五年來,我平均兩天看一部電影或VCD,」她也從電影裡體驗人生,蓄積創意的能量。

但是,靈光乍現的創意或許人人皆有,柴智屏的創意卻總能緊緊扣住市場脈動,從市場的角度思考。「由於台灣長期都是鄉土劇及港式武俠劇的天下,一直都沒有年輕人看的精緻戲劇出現,」她認為「流星花園」的出現,正能填補台灣長期欠缺年輕偶像的心靈真空。

用年輕人的語言滿足年輕人的渴望

激發創意的第一個步驟,就是觀察。「流星花園」成功地將年輕人從電腦及漫畫拉回螢光幕前,對於年輕人要什麼,柴智屏藉由敏銳細膩的觀察解答。「就像你在乎一個人,你就會仔細觀察她的一顰一笑,」她說。

藉由觀察,柴智屏挖掘年輕人心靈最深層的渴望。她認為,現代人的物質生活不虞匱乏,卻唯獨對感情無法滿足。「聯考考不上的人比考上的人還多,考不上還可以出國呢!可是對於愛情卻總是充滿不確定,」她說。

「流星花園」販賣的其實是時下年輕人渴求的「愛情」。劇中人物道明寺霸道、跋扈,有著貼近凡人性格的缺陷設計,但對愛情的執著,或許是現代女性心靈上的救贖。

一句「為了妳,連地獄也去」的台詞,「或許正是現代女性想追求,卻難以如願的夢想,」她說。

金牛座的她,奉為圭臬的是張小燕的工作哲學——先去做,做了再說,失敗了再來討論。「她具有一種明知不可為,但硬要走的特質,」陽佳玉說。

在綜藝圈翻滾十五年後,轉換戲劇跑道,也將敏銳的商業包裝能力展現在戲劇上。

現在訂雜誌就送>>亞諾納行李箱:TSA鎖+手機支架+煞車輪一次到位

「流星花園」鎖定的是年輕人的市場,柴智屏用年輕人的語言說故事。「對年輕人行銷,一定要用他們的語彙、他們的思考,才有脫穎而出的可能,」暢銷書《蛋白質女孩II》的作者王文華說。

劇中以大量獨白及以西洋老歌做襯樂的表現手法,正是符合年輕人思考模式的操作手法。「哪種方式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觀眾能不能透過這個方式獲得他要的東西。所以必須要用年輕人的方式、語言去告訴他,」柴智屏說。

不同於過去的人習於文字閱讀,能順著閱讀的節奏做平面的思考;現代人習於使用網路,進行的則是點狀、跳躍性的思考,對於中間的連結過程較不介意。「比如跟妳碰面是重點戲,我就直接帶到這場戲,不會鉅細靡遺地交代我們約定的過程,」柴智屏解釋。

因此刻意大量運用女主角內心獨白的方式,讓觀眾毋須揣測劇中人物的內心情緒。如此一來,情緒轉折清楚,節奏加快,也讓觀眾感到新鮮不斷。

可是,戲雖緊湊,若牽涉到感情的部分,柴智屏卻要求拿著放大鏡看。「我希望它走得很慢,讓觀眾注意每個細節,眼神也好,小動作也好,」她說。

而以西洋老歌為主的襯樂搭配,則成功營造如漫畫般的夢幻感覺,每首歌都是柴智屏一手悉心揀選,依場景、情緒搭配不同曲目。「將老歌放置在現代新潮的戲劇裡,能讓觀眾產生時空錯置的效果,更能將戲劇貼近漫畫所呈現的夢幻感覺,」萬博宣偉公關公司總監盧威丞說。

柴智屏要讓台灣戲劇跨出亞洲

柴智屏的成功其實不是偶然。學生時代的她,就已經展露充滿創意的潛質。「從事這行,我以前的同學一點都不驚訝,」她說。

初、高中都就讀私立聖心女中的她,是個超級「康樂股長」。在柴智屏的點子下,只要是表演型競賽,她帶領的班級一定第一。「由於每次都第一,直到高三,學校乾脆不准我們參賽,把我們設為觀摩班,不然其他班級都沒機會了,」柴智屏笑著回憶說。

踏入演藝圈,更讓柴智屏的創意發揮得淋漓盡致。可還記得機智、喜感的週末連環泡的「中國電視史」「老實樹」;鑽石舞台的「掰歌」單元,直至榮獲三屆金鐘獎的超級星期天,這些經典叫座的節目,都是身為製作人的柴智屏展現創意的舞台。

兩年前,生命毅然轉彎,轉戰戲劇,唯一帶走的是不變的創意。

從超級製作人到台灣偶像劇「教主」,現在的柴智屏要做全民的「康樂股長」。「日劇、韓劇已經走出亞洲市場,之前的港劇也是,我希望台灣的戲劇也能走出自己的天空,」她說。

「流星花園」是台灣戲劇成功跨出亞洲的第一步,但這股如流星般一瀉而下的風潮,是否也會像流星一樣快速殞落。

對於台灣戲劇的未來該如何走,她正在極力思索,如何掌握這可能僅有「三秒鐘」的機會?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