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誰家的小孩最快樂?

李誠
user

李誠

2002-07-01

瀏覽數 16,750+

誰家的小孩最快樂?
 

本文出自 2002 / 7月號雜誌 第193期遠見雜誌

報載最近中國大陸中小學生流行一句話,「我平庸,我快樂」,因為大陸有位作者,他寫了一本小孩非常喜歡,但是家長卻忙著要藏起來的書——《我平庸,我快樂》。書中批評時下最風行的天才教育,主張平庸才能快樂。但是他卻不高興,因為這本書只賣了兩萬多冊,其他描述家長如何幫助小孩追求卓越的書(如《哈佛的女孩劉亦婷》《哈佛男孩張肇牧》等書)則賣了一百一十萬冊。此位作者的書很平庸,不暢銷,他很不快樂,他的不快樂說明了他的理論錯誤。在二十一世紀競爭非常激烈的今天,知識是唯一生財工具,每一個小孩,每一個企業,每一個社會都有追求卓越的權利與義務;平庸的小孩沒有自信,平庸的企業被人吞併,平庸的社會向下沈淪,平庸的國家沒有明天,惟有不斷追求卓越才能快樂。但追求卓越並不表示一定要爬到別人的頭上,不一定要不擇手段地打倒別人,因為每一個小孩,每一個企業,每一個社會都可以發掘他自己特殊的才能,然後善用這些才能達成卓越的境界。

誰家的小孩最卓越

現在讓我們來看那一國的小孩最卓越?他們為什麼會卓越?

表中的數字告訴我們,亞洲四小龍與日本的小孩都很卓越,他們在國際的數學評比成績都是名列全球前五名,美國、英國在中間,智利、菲律賓、南非的小孩最後。什麼因素使四小龍十四到十五歲的小孩有如此優異的成績呢?一般人認為學校投入資源的多寡、班級的大小是重要的決定因素,因此大多數人都主張政府對學校應投入更多的資源,師生比要下降,班級的人數要減少,如此才能提升教育的品質,培養卓越的學童。但有趣的是,美國和加拿大等國家的學校都有優渥的資源,比如美國十四到十五歲的學童有37%就讀的學校具有非常優良的數學教育資源,但是他們學生的數學成績都不在全球前十名內。相反地,台灣、南韓與香港的學校都相當缺乏資源(被訪問的學校中南韓只有4%、台灣6%、香港22%具有優良的教學設備),但數學成績優異。(見頁166表)

近年來美國康乃爾大學的愛倫堡教授(Ehrenberg)等發現,在最窮困的國家,學校資源的多少是影響他們學生成績的重要因素,但是其他中等及以上所得的國家,學校資源的多少、班級的大小對學生成績的影響不大。相反地,學生家中的教育資源卻是影響他們學業成績的重要因素。如表中的數字所示,學生家中藏書的多少,父母教育程度的高低,學生在家中有沒有自己的字典、電腦與書桌,都是影響他們學業成績重要的因素。數學成績名列前茅的國家,他們的學生在家中具有一百本以上的書,具有自己的字典、電腦等的比例很高(見表)。相反地,數學成績低落的菲律賓,智利與南非則只有11%~23%具有電腦,8%~21%具有一百本以上的書、書桌、字典與電腦等工具。

數字給我們的啟示

一、台灣有很多才藝班、天才班、記憶培養班、數理補習班等,近年來家長們都非常熱衷於送他們的小孩到才藝補習班,希望他們的子女能成為天才,其實這些補習班無法使小孩卓越,更無法使這些小孩成為天才。家長如果要他們的小孩卓越,可以多買一點書籍,多放一些科學、語言與文學的雜誌在家中,讓小孩很方便地取得閱讀書籍與雜誌的機會,享受閱讀的樂趣,而不要他們天天抱著教科書與練習題,讓讀書變成他們升學的唯一目的。家長們可以參加一個好的讀書俱樂部,讓好書與新書不斷地進入家中,讓家中少點酒櫃,多點書櫃,少點玉器,多點書本,如此對小孩追求卓越、追求快樂的人生比參加各種才藝與學術補習班更有幫助。

《造山者》拍出台灣半導體的人情與選擇,7/31空中沙龍帶你聽見幕後真實|立即報名>>

二、家長們自己也要參與回流教育,透過學分班、在職專班,一方面更新自己的知識與技術,另一方面也為自己家中的小孩立個榜樣。也就是說,讀書、學習是終身的事,是快樂的事,是享受的事,而不是痛苦的事;不是小孩才要唸書,大人可以不必讀書,不必「受苦」。

三、政府也可以提供極貧困地區的學校多一點資源,以提升他們的教學效果。

四、政府可針對貧困家長給予一些電腦券、購書券,幫助他們在家中增添一些學習的資源,改善他們子女學習的環境,促使全國學生追求卓越的機會的均等。

誰家的小孩最快樂?家中有最多學習資源、父母懂得享受讀書之樂的小孩最快樂,因為他們具有追求卓越的環境與機會,卓越使他們有自信,而自信使他們快樂。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