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許多科技廠商做外銷是在賺外國人的錢,華新、康師傅的大陸型經濟經驗難度更高,是少數在中國大陸設廠,賺中國大陸錢的大企業。
這兩家大陸內需型產業如何在大陸生根發展的模式,是台商最難、也最值得一看的。
華新、統一、康師傅都是跟本地人做生意。華新尤其難做,因為顧客以各地政府為主,譬如鋼線、鋼纜的客戶都是各地的公共工程材料,光纖更是以中國大陸電信局為作生意的對象;統一、康師傅賣的是民生用品,要滲透到龐大、綿密的中國大陸市場。
這中間的挑戰都遠比單純在中國大陸製造、外銷複雜。
《遠見》雜誌記者一行三人特別在6月天走訪南京、上海、天津與北京,為讀者越洋深入探討這兩家已在大陸生根十年以上的台商企業。
深入探討他們的大陸型經濟經驗?由他們的案例可以發現,如果你在台灣只是老二,如次於太平洋電線電纜的華新麗華;或者什麼都不是的老么,如頂新魏家四兄弟,都可以憑著勇氣、敏銳、努力與運氣,在大陸翻牌成功,超越產業老大,如華新超越太平洋,康師傅超越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