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金融科技百家爭鳴,究竟台灣業者做了哪些努力?消費者們又最埋單哪些服務?《遠見》年度考核, 檢視業者對FinTech的自我評價,並窺見金融科技未來挑戰與機會。
出門忘了帶錢包,不用慌張,有手機就能支付;走進超商ATM,沒帶提款卡沒關係,指紋辨識就能提款;和朋友聚餐想分帳,不必煩惱找錢,輸入手機號碼,就能輕鬆轉帳。
金融與科技的靈活運用,讓生活上的各種交易和金融服務更加方便。
根據金管會統計,2019年,國內金融業者投入金融科技發展總金額為165.2億元台幣,較2018年成長40.32%。2020年雖受疫情影響,但金融機構預估投入的金額仍有188.8億元,年增率可望達到14.3%。
這項趨勢,也和《遠見》連續第四年舉辦「FinTech業界大調查」結果不謀而合,近七成業者表示,今年投入的預算將會比去年高。
《遠見》分別與東方快線網絡市調、遠見民意研究調查兩大權威機構合作,了解消費者端及企業端對FintTech的最新動向。
遠見會員 限定文章
時刻掌握趨勢 時刻都有遠見
- ✓ 免費瀏覽 每天 1 篇限定文章
- ✓ 文章收藏 喜愛好文隨時回看
- ✓ 會員專屬 主題型知識轉譯包
- ✓ 會員獨享 生日禮百元購物金
成為訂戶,
即可瀏覽全部「限定文章」